-
沙辉“心三部曲”诗集:融入凉山广袤大地,又构造了诗韵的激荡人心之作
沙辉作品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情感真挚,它在逶迤的诗句中不断升华、螺旋式上升。
-
永州文学力量迸发!8位作家同期入会中国作协创历史新高
2025年度拟发展会员名单中,湖南省永州市共有8位作家荣耀入选,入选人数取得历史性突破,成为本次会员发展工作中的一大亮点,集中展现了永州文学创作队伍的强劲势头和雄厚潜力。
-
王传华新书《走近太阳的歌者——马启代诗歌赏评》《伤离的情歌》在加拿大出版
近日,诗人、文学艺术评论家王传华的新书《走近太阳的歌者——马启代诗歌赏评》《伤离的情歌》由加拿大图书馆和档案馆出版。
-
“诗刊祥云诗歌小院”正式授牌
8月28日晚,祥云县藏诗阁文艺家驿站诗意盎然,“诗刊祥云诗歌小院”授牌仪式在此举行。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吉狄马加、《诗刊》主编李少君亲临现场授牌,《诗刊》副主
-
深挚童真 妙趣天成
刘晓光,文化学者、作家,作品涵盖散文、诗歌、艺术评论,散见于《光明日报》《散文》等报刊。著述丰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晓光 <三十六计> 心得》《小河流水哗啦啦》等;中华书局推出《萌童美德歌谣
-
陆健诗 三阶段 五类型
张无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评论家协会理事,赤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诗歌周刊》主编。
-
以诗铭史,薪火相传:深圳隆重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诗词朗诵会
朗诵会以文化为载体,将红色基因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一代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
黑白底色里的童心与乡愁——评洪锦坤《童年》二首诗
邹一群,现任中航生命科学院副院长、超级抗原全球应用功勋专家、中国中医药杰出贡献人物代表,同时担任沈阳协合生物制药集团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及智库专家。
-
红色诗人献给北京阅兵式的新作亮相 桂兴华,殷夫同为上海浦东中学校友
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历史,在阔步前进》大型朗诵会9月1日下午在上海市浦东中学举行。桂兴华400行朗诵诗《中国梦,在阔步前进!》,抒发了献给9月3日北京阅兵式、强军强国的豪
-
聚多少眼泪可以飘升起思念 ——读《洛夫纪念文集·诗歌卷》有感
甘建华、王锦芳伉俪主编出版的《洛夫纪念文集·诗歌卷》,收入182位作者203首诗,作者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加拿大、美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八国。本书具有史家的眼光,对现代新诗亦有特别的贡
-
丘树宏|响彻世界的军号——“斯诺后人与谢立全后人见面会”策划组织回顾
这是一次纪念79年情谊的相会,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等数十家媒体争相对这此次活动作了报道,央视国际频道当天的午间新闻就播发了消息,本项目还被南方日报评选为该报当年的十
-
曹谁荣膺古巴诗歌贡献奖:以诗为桥,续写中古文化友谊新篇章
值得关注的是,曹谁近期在文学领域动作频频,持续推动国际诗歌交流与创新。
-
书香四溢满登封,《山高为嵩》引共鸣
此次《山高为嵩》诗集品读会,不仅是对王建淞先生作品的深入解读与推广,更是登封市深化全民阅读、共享品质生活的生动实践,让更多人在嵩山文化与诗歌的滋养下,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与力量,为书香河南建设增
-
秋实凝萃·诗心灼灼——第二十三期“天津诗人读诗会暨“诗丛选稿会”侧记
值此“天津诗人读诗会”创立两周年之际,备受瞩目的“天津诗人读诗会诗丛”(第一辑)首次公开选稿成果,以集体创作的锋芒,镌刻津门诗坛的时代印记。
-
名家荐读|吴广平读顾偕:宇宙的诗性沉思与人类的命运叩问
吴广平,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汨罗市屈原学会会长,湘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湘潭市全民阅读协会副主席。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普
-
在“雾的修辞”中点亮“生命之光”,何进诗歌二十年精粹品鉴会成功举办
何进先生,中国作家会员,祖籍粤西电白,长期在深圳工作,多年来在诗歌创作中成果丰硕,先后出版有《影与光之间》《柔软的事物》《思之絮语》等,《雾的修辞》是其近期出版的二十年诗歌创作的精华版。
-
祝贺“芬芳诗社” 首期深读诗会文化沙龙成功举办
60多位怀揣诗词热忱的深圳市民、残疾人文化爱好者齐聚于此,以诗为媒,在平仄韵律间探寻千年文脉的当代回响。
-
孟春季夏不停吟
龚逢庆的《乙巳醪公拈韵丁集》共52大题74小题96首诗(含组诗),其中五绝6小题,七绝28小题,五律38小题,七律1小题,排律1小题。单从律诗来看就有40小题,占全集一半还要强。由此可见逢庆兄是特别偏爱律体尤
-
在诗中寻找精神原乡 镇海诗人离默携新作与读者见面
离默,本名俞晔云,是中国作协会员,也是成长于镇海本土的诗人。她从2014年开始诗歌创作,至今已发表诗作二十余万字,出版《生命是场盛大的荒凉》《十三月》两部诗集,多次获奖。这次,她以“异乡人”为主题,将
-
诗牵两岸情,共谱中华韵
这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盛宴,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起两岸作家诗人的心灵,让中华诗歌的璀璨光芒在两岸之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