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人方阵

离家在外(组诗)

2025-04-05 08:34:10 作者:孙佰臣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孙佰臣,笔名昕旸。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要作品体裁为诗歌。目前已在《星星·诗歌原创》《诗歌月刊》《北方文学》《延河》《百花》《辽河》《鸭绿江》《三角洲》《青海湖》《北方诗刊》《现代作家》《北大荒作家》等多家期刊杂志发表诗歌作品数十首。亦有小说与散文发表在《启明星》《诗意人生》《黑龙江科技报》《黑河日报》等报刊。出版诗集《过去是一道影子》。

我在陌生城市游走

我在陌生城市游走,所见之处皆缈然
我存在于这个城市,不同于城里人存在于这个城市
我只是天空中一只途经的鸟
存在或者不存在,对谁都不产生影响
我的存在会有痕迹,但不会成为他人的记忆
我等同于众人关心之外的一切
物质的、生命的、灵魂的……
其实,时间的风吹到了你,你就有了生命的意义
用生命之能量在物质与灵魂间搭建桥梁
期望的时空(穿梭)就延长至无限
那么,存在与否就不用去证明


杏花开了

在徐州,杏花开了
蜜蜂在花蕊与人群中飞来飞去
春天,满血复活
残冬留下的焦虑被杏花淹没了

很想喝酒,很想约见几位老友
从彭城出发,去寻找那座古老的杏花村

也许碰不见牧童
我们会用新的方法,打开手机
听林志玲指挥我们左转右拐
那个被定位的酒家,再远
也会出现在眼前

叫一壶山西汾酒,一醉方休
醉到杏花如雪而落,让所有的忧郁
浸润花瓣,飘零成青砖红瓦


去过月牙泉

去过月牙泉,行了千山万水
一次又一次
每一次所见,却各有不同
因为时间过去了,所有的曾经都成为历史

大漠深处,只为千年叹歌
一粒沙、一滴水,亦有苦涩的泪痕
三危山下一柄长剑向天
嘶鸣之声起于浩瀚,源于亘古

泉清至明,俯身不见嫦娥踪影
伸手划碎湖面 ,打捞不起沉睡的孤单
千佛洞不远
行无界,有日出之东,亦有日沉西山……


离家在外

离家在外,新奇会被思念分解
所有的触动,可达心底的不足半数
行走在陌生面孔的人群中
像一滴挂了油的水珠怎么也融不进一杯水中
总是感到别处的花不如家乡的草
他乡的营养套餐总是不敌老家的粗茶淡饭
偶尔有一只候鸟的叫声,像家乡飞来的语言
于是,我会用普通话对它讲述不停
脚踩在南方的河岸,心却沉浸于北方的顾盼
离家在外,再多的游走
最后只留一句:再见


都城一角

阳光穿过烟雨,万物联绵生息
远处有大鸟启航,展翅于飞
早与晚的霞光,各守各的时辰
正午繁盛,百姓安居
愿望与名誉相互盘旋,如都市的立交桥
破解灾祸的法宝,便是堂堂自律
盖天地之大,容万众之言语
楼宇穿云,人行千百道路
脚过万丛荆棘巷陌,只为一年半载生计

骸骨沉埋于地,有歌者如春雨,淅淅沥沥
亦有悲者滋生六月的雪,纷纷扬扬 ,犹若哭泣
浩生之德,把真金白银流放人间烟火
众人仰天而望,白天谈论喜鹊与水晶
夜晚谈论乌鸦与空气,低头敬畏闲言少叙
风烟翠柳,人影如织;大道披金光,无尽
万般皆有演绎,万事深渊无底
纵有推倒五岳功力
也得屈尊堤防,时间留给的前功尽弃


大雪的日子里,去看麦田

大雪的日子里,我从城市走进乡下
在广袤的苏北平原,看冬麦如何进行休眠
原本农村出生的我,又毕业于一所农业大学
少时的理想是走出贫穷的农村,融入繁华之都

从大口大口地喝着井拔凉水
到沉入夜的浪漫,细品咖啡之香
纷繁的经历像一株茂密的大树
有解不开的盘根错节

我的祖上曾被认作为地主
有多个庄园和大面积土地
当然也会有管家和劳工,有大批的农具
爷爷是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
骨子里是农民的底子
爷爷也向往城市,但最终没能关在城市的笼子里
却被烟土拴住了后半生,大把的钞票挥霍后
使后代定格在了贫农
在水深火热中求到了余生的安宁

我从父辈的谷底走出,逃出了农村
但依旧没能离开土地
宿命的锁挂在我的身上,我便成了知性农民
好多人都称我为农业专家
我也的确拥有了满脑袋的知识
向袁隆平、周开达、李振声学习
热爱土地等同于热爱生命
把一生的所求都赋予了改变乡村的贫困和国家的落后
的确,在大雪的日子里走进麦田
魂之所向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内心也如平原一样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