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冬笋(10首)
2025-04-07 11:21:28 作者:谢方生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谢方生,1955年出生于广东仁化县,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广东省作协会员,界外诗社副社长,有作品发表于《诗歌月刊》《中国诗歌》《中国诗人》《鸭绿江》等纸刊及《中国诗歌网》等网刊,诗歌入选夏寒、徐达等主编《中国诗歌年选》(2021、2022、2023),谭五昌主编《中国新诗2022年排行榜》《每日一诗.2023年卷》《每日一诗.2024年卷》,曾获第四届“长江杯”华语诗赛一等奖。出版诗集《人间烟火的歌》《岭南木棉红》散文集《故乡风云记》(与黄月菊合著)。
挖冬笋
重温半纪前的功课
如梦如幻如刑如狱
双手血泡连着血泡
酸痛疲乏暴虐筋骨肌肉
高山竹林里
鸟鸣泉声中
积雪寒光下
我挥锄叩问天地
亮出山里人世代相传的绝招
锁定笋宝贝藏身点
斩树根,削竹头,撬石块
以洪荒之力把阻障拔去
汗珠摔八瓣笋运扑来
挖出赤裸裸的童真
挖出暮年的青春强势
挖出万缕乡思乡愁
挖出诗与远方零距离
挖断不认来时路与未来走向的迷思
挖掉红尘滋养的七情六欲
蛇皮袋沉甸甸
装满游子重生的大悲大喜
锄头挑着夕阳林涛回村
晚上做一个好梦
梦见大笋雪白的胡须
清还文债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是天理,更是道德良心
退休后衣食无忧
却被文债锋利的指爪
抓碎了暮年的宁静
欠下一笔笔文债
源于老来客串诗评
债主是同声同气的诗友
他们没有年关逼债
像《白毛女》中的黄世仁
“评诗,妥妥的做学问
既辛苦劳神伤脑
又无名无利得罪人”
妻子劝我金盆洗手
终止无休无了的折腾
“躲债,算什么诗评人!”
一声声雷霆从心头滚过
助力在还债路上爬山越岭
点开微信自由地书写
旧债还掉,新债又生
诗人生与死
有的诗人死了
却还好好地活着
活在文学史上
活在读者心里
如李白杜甫苏东坡
艾青顾城食指……
有的诗人活着
却真真实实死去
死在时间的河流上
死在人们的记忆里
当下不少诗人
行走人间的僵尸一具
尽管小圈子内大红大紫
诗乃诗人之魂
也是他们的生命形式
写不出诗的诗人
写不出好诗的诗人
等于生命消失
纪念界外诗社公众号出版100期
一块小小的自留地
诗者深耕的试验田
除了罂粟大麻断肠草
一切的粮食作物
都有自由生长的空间
没有任务指标的鞭策
不受指令的奴役羁绊
不用化肥农药催生素
干良心活,创光明业
界外牌精神食粮绿色天然
让思想种子生根开花
我们的心血从春天流进秋天
种出灵魂的一角故土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闻琼瑶因病自杀
作家桂冠做护身符
一个高智商的投毒犯
笔下金童玉女
超脱人间烟火
真情真爱假样板
心造的鸳鸯蝴蝶梦
误导了世人爱情价值观
多少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
缘木求鱼寻找另一半
空手归来,绝望殉情
或孤枕长夜
或直奔黄泉(注)
她早该死了
下毒精神食粮
却逍遥法外满身光环
好在苍天有眼啊
迟来的因果报应
挟裹着正义感
注:琼瑶小说像蜜糖包裹的毒药,害了不少涉世不深的少年男女。顺德容奇镇曾有一花季少女抱着琼瑶小说自杀,香消玉殒。
村里那个老寿星走了
乌鸦沒发预兆
更无地裂山崩
他悄无声息远去
像一片落叶回归山林
天上少了一颗星子
地上多了一座土坟
一眼眼山泉唱起来
一排排竹树舞起来
向一个尘埃般卑微的生命致敬
村民挖掘逝者的种种美德和奉献
仿佛他已修炼成菩萨一尊
盖棺定论体现死者为大
折射出庄稼人的善良慈悲宽容
丧礼办成了村里的盛大节日
全村人依喜丧仪轨忙而不乱
吹吹打打显赫了简陋灵棚
祭文祭品香火完成最后的告别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构建不败的风景
天空回荡着抬棺壮汉气壮山河的呼喊
水口风水林把苍凉悲壮的炮竹唢呐声刻进年轮
我家的老房子
一口杉木打造的棺材
老人眼中的宫殿
停放在废弃的纸厂
半个世纪空荡荡的
父亲拥有它的全部产权
棺材上的雕花
冷艳的笑沁透尊严
鲜红的油漆翻新了五次
它在屋主心中的地位
神圣而不可侵犯
九十二岁的父亲
不时走到老房子身边,拭擦尘灰
说是离住进去的时日不远
做儿女的阻止不了他搬家
只设法让他把搬家的日子拖延
吃饭的恐惧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难找到一张安全的饭桌
“吃了慢慢死,不吃立马死”
沉默的舌尖强烈抗议
几何数增长的转基因食品
抗生素催长素养大的家禽六畜虾蟹鱼
营养液农药培植的水果蔬菜
还有防腐剂浸泡的各种食材
琳琅满目,鲜丽灵动
却勾不起一丁点儿食欲
默默地坐在饭桌前
恐惧像潮水漫过脑际
塔川赏秋
谁把颜料碟打翻?
黄山脚下塔川村
中国四大赏秋打卡点
追踪而至的人潮
填一阕惊涛拍岸
从众走进秋天的田野
寻寻觅觅,条条阡陌上
长满朝圣者的怨言
“有啥看头?几坵稻田!”
不是评审专家看走眼
一阵阵金风飒飒吹过
乌臼犹绿,枫叶未丹
稻子吃力地弯着腰
撑不起最美秋色景观
古村塔川像一个大美人
来不及换上合身的时装
一身村姑的俗气平淡
熄灭了万千燃烧的企盼
向导
林友则,血火洗亮的名字
红军长征过粤北的向导
矫健勇猛如一头山豹
领引着望不见头尾的萧萧兵马
穿越敌军第二道封锁线
甩开一座座炮楼碉堡
二十五年后,命运开玩笑
他拖着浮肿似灌了铅的双脚
找不到奔好日子的方向
走不出那场大饥荒
像一棵松树遇上风暴
惨然地倒在历史的山坳
重温半纪前的功课
如梦如幻如刑如狱
双手血泡连着血泡
酸痛疲乏暴虐筋骨肌肉
高山竹林里
鸟鸣泉声中
积雪寒光下
我挥锄叩问天地
亮出山里人世代相传的绝招
锁定笋宝贝藏身点
斩树根,削竹头,撬石块
以洪荒之力把阻障拔去
汗珠摔八瓣笋运扑来
挖出赤裸裸的童真
挖出暮年的青春强势
挖出万缕乡思乡愁
挖出诗与远方零距离
挖断不认来时路与未来走向的迷思
挖掉红尘滋养的七情六欲
蛇皮袋沉甸甸
装满游子重生的大悲大喜
锄头挑着夕阳林涛回村
晚上做一个好梦
梦见大笋雪白的胡须
清还文债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是天理,更是道德良心
退休后衣食无忧
却被文债锋利的指爪
抓碎了暮年的宁静
欠下一笔笔文债
源于老来客串诗评
债主是同声同气的诗友
他们没有年关逼债
像《白毛女》中的黄世仁
“评诗,妥妥的做学问
既辛苦劳神伤脑
又无名无利得罪人”
妻子劝我金盆洗手
终止无休无了的折腾
“躲债,算什么诗评人!”
一声声雷霆从心头滚过
助力在还债路上爬山越岭
点开微信自由地书写
旧债还掉,新债又生
诗人生与死
有的诗人死了
却还好好地活着
活在文学史上
活在读者心里
如李白杜甫苏东坡
艾青顾城食指……
有的诗人活着
却真真实实死去
死在时间的河流上
死在人们的记忆里
当下不少诗人
行走人间的僵尸一具
尽管小圈子内大红大紫
诗乃诗人之魂
也是他们的生命形式
写不出诗的诗人
写不出好诗的诗人
等于生命消失
纪念界外诗社公众号出版100期
一块小小的自留地
诗者深耕的试验田
除了罂粟大麻断肠草
一切的粮食作物
都有自由生长的空间
没有任务指标的鞭策
不受指令的奴役羁绊
不用化肥农药催生素
干良心活,创光明业
界外牌精神食粮绿色天然
让思想种子生根开花
我们的心血从春天流进秋天
种出灵魂的一角故土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闻琼瑶因病自杀
作家桂冠做护身符
一个高智商的投毒犯
笔下金童玉女
超脱人间烟火
真情真爱假样板
心造的鸳鸯蝴蝶梦
误导了世人爱情价值观
多少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
缘木求鱼寻找另一半
空手归来,绝望殉情
或孤枕长夜
或直奔黄泉(注)
她早该死了
下毒精神食粮
却逍遥法外满身光环
好在苍天有眼啊
迟来的因果报应
挟裹着正义感
注:琼瑶小说像蜜糖包裹的毒药,害了不少涉世不深的少年男女。顺德容奇镇曾有一花季少女抱着琼瑶小说自杀,香消玉殒。
村里那个老寿星走了
乌鸦沒发预兆
更无地裂山崩
他悄无声息远去
像一片落叶回归山林
天上少了一颗星子
地上多了一座土坟
一眼眼山泉唱起来
一排排竹树舞起来
向一个尘埃般卑微的生命致敬
村民挖掘逝者的种种美德和奉献
仿佛他已修炼成菩萨一尊
盖棺定论体现死者为大
折射出庄稼人的善良慈悲宽容
丧礼办成了村里的盛大节日
全村人依喜丧仪轨忙而不乱
吹吹打打显赫了简陋灵棚
祭文祭品香火完成最后的告别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构建不败的风景
天空回荡着抬棺壮汉气壮山河的呼喊
水口风水林把苍凉悲壮的炮竹唢呐声刻进年轮
我家的老房子
一口杉木打造的棺材
老人眼中的宫殿
停放在废弃的纸厂
半个世纪空荡荡的
父亲拥有它的全部产权
棺材上的雕花
冷艳的笑沁透尊严
鲜红的油漆翻新了五次
它在屋主心中的地位
神圣而不可侵犯
九十二岁的父亲
不时走到老房子身边,拭擦尘灰
说是离住进去的时日不远
做儿女的阻止不了他搬家
只设法让他把搬家的日子拖延
吃饭的恐惧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难找到一张安全的饭桌
“吃了慢慢死,不吃立马死”
沉默的舌尖强烈抗议
几何数增长的转基因食品
抗生素催长素养大的家禽六畜虾蟹鱼
营养液农药培植的水果蔬菜
还有防腐剂浸泡的各种食材
琳琅满目,鲜丽灵动
却勾不起一丁点儿食欲
默默地坐在饭桌前
恐惧像潮水漫过脑际
塔川赏秋
谁把颜料碟打翻?
黄山脚下塔川村
中国四大赏秋打卡点
追踪而至的人潮
填一阕惊涛拍岸
从众走进秋天的田野
寻寻觅觅,条条阡陌上
长满朝圣者的怨言
“有啥看头?几坵稻田!”
不是评审专家看走眼
一阵阵金风飒飒吹过
乌臼犹绿,枫叶未丹
稻子吃力地弯着腰
撑不起最美秋色景观
古村塔川像一个大美人
来不及换上合身的时装
一身村姑的俗气平淡
熄灭了万千燃烧的企盼
向导
林友则,血火洗亮的名字
红军长征过粤北的向导
矫健勇猛如一头山豹
领引着望不见头尾的萧萧兵马
穿越敌军第二道封锁线
甩开一座座炮楼碉堡
二十五年后,命运开玩笑
他拖着浮肿似灌了铅的双脚
找不到奔好日子的方向
走不出那场大饥荒
像一棵松树遇上风暴
惨然地倒在历史的山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