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何学明

入藏手记(组诗)

2025-04-05 作者:何学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何学明,男,生于北大荒,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协会员,中诗网签约作家、《兴凯湖文学》主编。


从北京到拉萨,途经八省区,全程3800公里
青藏铁路,依然是一条单轨
容不得我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
所有的轨迹,都沿着河谷而行
河流被称为藏布或曲,比如雅鲁藏布江
那曲也是一条河,下游是兴高采烈的怒江
措在西藏是湖泊的意思,比如纳木错
巴松措,有人说我此行是一错再错
错那也是湖,海拔4800米的淡水湖
据说,西王母曾在这里沐浴,被称为神湖
拉,是山口的意思,唐古拉山
海拔5231米,被称为生命的禁区
连绵的高原上,无植被,有牛羊
无人烟,有铁轨,列车的孤独,在每每转弯时
会发出呜呜的悲鸣,那么深的寂寞
那么深的疲惫,那么深的荒凉和
那么深的远方
 


一觉醒来,已是沧海桑田了
进入秦岭,山洞如糖葫芦一般的串起
渭河,因泾渭分明而知名,却晃然混沌不堪
闪过的窑洞,透着陕北的味道
一路学着将一些地名一一对位
到了晚年,修身,修心,认真信奉一种内心的虔诚
仿佛是一种驱使,不一定去朝拜
但一定是重修信仰的篱笆
用信念丈量西藏的辽远,用信仰丈量自己与佛陀的距离
这里管男人叫扎西,女人叫卓玛
这是一个全民信教的社会,宗教高于一切
走近西藏才发现,我们一直在失重,袋装食品和我一起膨胀
走路轻飘飘的,我在这个旅程明白了自己的无足轻重
有人说,内地是四个季节,西藏只有两个
一个冬季,一个大约在冬季
高原高,积温低,荒凉之意也顺理成章了
 


车流,在西藏境内汹涌来去
颠簸,奇险的路途,我必须醒着
闪耀的光影,照耀着高原上的人间
导游说,西藏不在拉萨,在路上
真是应了他的话,我们一方面和漫长长谈
一方面,要度过高原反应的沟沟坎坎
一些兴奋被颠簸耗尽,一些睡眠被高反拆散
脑子里虚构的美好,扑面而来
苍茫对于我来说,可以是辽阔
也可以是一堵墙,让你喘不过气来
人间的疼痛和烦恼,此时变得一钱不值
西藏,在不断制造着惊喜,我们也毫不客气
的一饮而尽,这一生,我完全可以去向繁华
而我却选择了荒凉和颠簸的无涯
趁着朝阳升起的冲动,踏上旅程
真山,真水,真人间,万壑在胸,烟火在身
信仰在路上,我释然了所有的愤懑
盘山的经历像一次次轮回,内心生出
许多惊悚的句子,和惊喜的感叹
没有忧伤之心,也没有放弃之意

 


在西藏,山上是不允许长草的
这仿佛也是神的旨意
人活得有信仰,每一座山
都有貌似的荒凉,但内心都有
一座寺庙,我也曾拜过佛堂
只有这里,劝我减一减
内心的拥挤,少读些书
走了很多的山,突然明白
我要的那片净土,在我的内心
在高原,我被神一次次搀起和补足信仰
用虔诚和淳朴清理内心的荒凉
苍茫仍在,我用深度的疲惫
换来内心的澄明和轻松,用朴素的情怀
接近神明的高度,所有的意义
都抵不过勇气和迈开双脚
和翻过的唐古拉山,恍如隔世
荒野,无尽的荒野
我找回了内心的辽远和苍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