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黄海

少年苏东坡——眉山明月光初现(卷一12章)

2025-04-11 作者:黄海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黄海,蒙古族,海口中学学生。系海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诗网签约作家。

目录
 
1. 祠堂照墨香——族谱上写诗的蚂蚁
 
2. 父母双亲——书斋燕泥与针线 
 
3. 宋祚平蜀——改朝换代的童年影像
 
4. 顽童戏学——逃学爬树与青梅
 
5. 少年初成——弹弓打翻北斗勺
 
6. 蜀道行难——父子跋涉求学远
 
7. 见个张益州——忐忑识显贵
 
8. 金榜题名——贡院蚊子都考八股
 
9. 丧母锥心——灵前烛火背孝经 
 
10. 南行远游——离乡的江湖 
 
11. 老父求官——苏洵仕途的坎坷 
 
12. 殿试对策——天子面前才华展 
 
 
1. 祠堂照墨香——族谱上写诗的蚂蚁
 
苏洵的烟杆敲响三更天时 
祠堂里  蜡烛集体弯腰 
族谱上的墨字开始游动 
变成一队搬家的黑蚂蚁 
苏辙踮脚数蚂蚁  数到第七只脚滑 
跌进香炉灰里  从此眉间多了颗 
洗不掉的朱砂痣 
 
程夫人用簪子挑亮灯芯 
火光跳上苏洵的额头 
照见那些没写进族谱的事—— 
比如曾祖父用一斗米 
换回半部《南华经》 
苏东坡偷舔经书封皮 
尝到咸味  程夫人说那是 
老祖宗赶考时  落在书上的汗珠子 
 
苏家老宅的房梁上 
燕子筑了好几个泥巢 
每年清明前后  总有雏鸟
跌进祭祖的醪糟碗 
管家老赵举着扫帚  赶完鸟 
扫着扫着  就打起了鼾 
梦里把燕粪当黑芝麻 
和进汤圆馅里 
 
苏东坡在墙角发现一块残碑 
碑文说苏家祖上 
有人给李白牵过驴 
驴蹄印  还留在《蜀道难》的韵脚里 
苏辙立刻趴在地上  找自己的名字 
结果在青砖缝里 
挖出一只肥大的正在背诵 
《将进酒》的蟋蟀 
 
苏洵用朱笔圈出几个名字 
墨迹未干 就被夜露打湿 
苏味道 三个字晕染开来 
变成苏东坡袖口的一朵梅花 
程夫人连夜绣上花蕊 
用的是前年攒的月光  晒成的金线 
 
程夫人说起 
苏味道写过火树银花 
苏东坡掰开一块麦芽糖 
甜味里  尝出长安城的元宵夜 
糖渣掉在族谱空白处 
引来三只蚂蚁兄妹 
它们用触须商量半宿 
决定在此处 
给未来进士留几个位置 
 
祠堂老鼠偷吃供果 
啃出个带牙印的"苏"字 
苏洵罚它们抄《孝经》 
老鼠们连夜搬家 
只留下几粒干干的屎球 
在神主牌前  排成省略号 
 
守夜人老赵说梦话 
祖宗显灵啦  原来是他梦见 
族谱里的名字  都在月光下 
跳胡旋舞  跳着跳着 
变成了满天星斗 
 
苏辙在睡袍里  藏了页族谱残卷 
早上被发现时  已经孵出 
背《春秋》的一窝书虫
 
 
2. 父母双亲——书斋燕泥与针线 
 
程夫人梳头时  掉下一根白发 
苏东坡把它藏进《论语》扉页 
后来那页纸长出细密的纹路 
变成一张蜀州地图 
苏辙偷看时打了个喷嚏 
地图上的岷江立刻改道 
拐弯处漂着程夫人 
洗碎的桂花头油 
 
苏洵的咳嗽声在书房游荡 
惊醒了砚台里沉睡的龙纹 
墨块磨到第三圈 
窗外的梨花就落满整个春天 
管家赵钱  举着扫帚追花瓣 
追到墙角发现  每片花瓣背面 
都写着半句未完成的诗 
 
程夫人教苏东坡认草药 
白芷和川芎  在竹匾里打架 
苏洵推门进来  衣襟上
沾着酒坊新酿的月光 
苏辙趁机偷吃甘草片 
结果半夜尿床 
尿渍印成个歪斜的"孝"字 
被程夫人罚抄《本草》三遍 
 
苏东坡偷喝父亲的残茶 
发现杯底沉着半阕词 
程夫人用簪子搅了搅 
搅出未化的冰糖 
茶汤映出苏洵的少年模样 
正偷穿祖父官服照镜子 
镜框里爬出一只老蟋蟀 
唱着前朝的殿试考题 
 
苏洵罚苏东坡抄《孟子》 
自己躲在屏风后 
看儿子写错的字 
看着看着  笑出声 
惊飞了梁上孵蛋的燕子 
雏鸟把蛋壳扔下来 
正好盖住  寡人之于国也的 
那个错字 
 
程夫人纳鞋底的手停下来 
针尖挑着半缕夕照 
苏东坡的布鞋破了洞 
露出大拇趾上 
一块墨迹形状的胎记 
苏辙嚷嚷也要看 
结果被鞋里的豌豆硌哭 
那粒豆后来发芽 
长成背《三字经》的歪脖子豆苗 
 
苏洵醉酒后  说起少年事 
说曾在终南山遇见个道士 
程夫人默默剪去灯花 
烛泪凝成苏东坡
文章里的典故  苏辙趁机偷舔蜡油 
烫出满嘴泡  第二天背书时 
每个字都冒着  糯米纸般的泡泡 
 
厨娘吴妈在窗外偷笑 
说她年轻时也见过  苏洵爬墙偷荔枝 
摔进邻居家的腌菜缸  缸里泡着的 
正是程夫人少女时代 
没绣完的鸳鸯枕套 
 
晨光中  程夫人梳头 
梳齿间缠着几根落发 
苏东坡偷偷编成绳 
拴住书房漏风的窗棂 
从此北风经过时  都会背两句 
父母在  不远游
 
 
3. 宋祚平蜀——改朝换代的童年影像
 
赵匡胤的军队踩过麦田时 
苏东坡的祖父  正数米缸里的蛀虫 
蛀虫排着队  啃陈年稻谷 
啃出的洞  刚好能塞进半张交子 
小苏辙蹲在米缸边学虫叫 
被程夫人拎着耳朵提起来 
莫学这些没出息的  明日新朝开科 
连蛀虫都要考《论语》 
 
城头的旗子  换了三次颜色 
苏老泉  蹲在门槛上磨镰刀 
刀刃在月光下卷起来 
卷成一片薄薄的汴梁口音 
邻居张铁匠  送来新打的锄头 
锄刃上故意留着道缺口 
等新朝的税吏来了 
就说这是前朝战乱 
打铁铺挨的箭伤 
 
苏东坡躲在谷堆后面 
用苇杆逗弄行军蚁 
蚂蚁们扛着  比身子大多了的饭粒 
走得比禁军还整齐 
杜家小娘翻过矮墙 
往他衣领塞了把炒胡豆 
豆子滚进《尔雅》夹页 
在鼎革的字旁边 
蛀出个小小的观礼台 
 
里正敲着铜锣  跑过晒场 
说新朝要征童子试 
苏洵的眉毛拧成死结 
砚台里隔夜的墨汁都结冰了 
程夫人默默往冰上 
撒了撮盐巴  化开的墨汁 
写成天下二字  缺了最后一横 
像等着新帝来补笔 
 
隔壁杜家小娘又扔来一把炒豆 
豆子蹦进苏东坡的《尔雅》缝里 
在国风字间  长出淡紫色的豆芽 
苏辙偷吃豆芽  被辣出眼泪 
程夫人说这是前朝御史 
藏在书里的谏言  如今发了新芽 
 
官道上的马蹄铁  还在发烫 
苏东坡已学会用左手写策论 
右手捏着程夫人给的艾草团 
把宣纸熏出黄斑  学堂先生摇头晃脑
念新颁《圣谕》  念到四海一家时 
梁上燕子吵架  掉下块带血的泥巴 
 
州桥下的鱼市提早收摊 
卖菱角的婆子  嘟囔着新税制 
苏东坡数完铜钱  发现其中两枚 
印着前朝的年号 
鱼贩老刘赶紧用杀鱼刀 
刮去钱上显德二字 
刮着刮着哭起来  说鲤鱼都知道 
跳过龙门要换新鳞 
 
暮色里  苏洵在院中焚稿 
火舌舔着前朝诗赋 
苏东坡偷偷藏起半页 
后来这页灰烬 
在他袖中变成一只灰蝴蝶 
停在嘉佑二年的考卷上 
 
程夫人连夜改冬衣 
把旧朝式样翻成新款式 
针脚走得比衙门告示还密 
苏辙枕着《论语》说梦话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最后一个乎字 
变成了轻轻的鼾声
 
 
4. 顽童戏学——逃学爬树与青梅
 
苏东坡的弹弓  刚瞄准塾师屁股 
窗外的斑鸠就抢先告密 
程夫人罚他抄《孝经》 
墨猪在纸上打滚 
滚出个歪歪扭扭的孝字 
把砚台撞得嗷嗷叫 
苏辙趁机在字旁 
画了只戴方巾的猴子 
被路过的小贩  当成 
新出的避邪符 
 
书箱里住着个白胡子书虫 
专啃《孟子》里的之乎者也 
苏东坡用蜂蜜诱它出来 
后来爬出整支  会背《尔雅》的
蚂蚁大军  它们举着饼干屑 
在案几上排出 
比县太爷还气派的仪仗队 
 
程夫人晒书时 
《汉书》里掉出一张糖纸 
包着去年的上元节 
偷藏的半块梨膏糖 
苏辙舔了一口 
背出整段《项羽本纪》 
背到力拔山兮时 
把院里枣树  摇落了 
急性子的青枣 
 
私塾先生打盹时 
胡子粘住了《论语》扉页 
苏东坡用毛笔挠他鼻孔 
喷嚏惊飞了梁上 
正在议亲的燕子 
它们衔来的春泥 
正好糊住  学而时习之 
的那个之字 
 
邻居杜家小娘翻墙扔青梅 
砸中了关关雎鸠的鸠字
苏东坡拿青梅核 
在墙角种出株  会结情诗的 
歪脖子树  每片叶子都写着 
窈窕淑女  被蚂蚁们当成 
新房的地契 
 
苏洵检查功课时  戒尺发芽 
长出一片带刺的  学不可以已 
苏辙偷偷浇水  浇出个会讲 
《山海经》的  葫芦 
 
下雨天  蜗牛占领书案 
在《春秋》上走出 
比史官还公正的  直线 
苏东坡给它们戴纸冠 
封为翰林学士  第二天发现 
蜗牛在墙角  用黏液写 
《论菜叶的治国方略》 
字迹比宰相的奏折  还工整 
 
放鹅时  苏东坡
用《楚辞》当饲料 
白鹅突然开口唱  帝高阳之苗裔兮 
吓得看门狗阿黄  把《论语》当成 
入侵的野猫 
 
苏小妹夜里偷读《庄子》 
油灯把影子投在窗纸 
程夫人咳嗽声传来 
字句们慌得跳进被窝 
第二天在枕头上  孵出几只 
会做梦的蝴蝶 
 
苏辙又尿床了  冲出的地图 
恰好是未写完的《禹贡》注释 
苏东坡添了几笔 
变成会预报天气的 
晴雨表  每当潮气上升 
就浮现  程夫人叮嘱的 
记得添衣
 
 
5. 少年初成——弹弓打翻北斗勺
 
苏东坡的弹弓  卡在树杈间 
知了把午时  拖得比井绳还长 
程夫人晒的霉书  哗哗翻页 
《汉书》里掉出  前朝的干桂花 
苏辙在树下张着衣兜接啊接 
接住三粒带墨香的桂子 
后来种在砚台旁 
长成会讲《史记》的  金桂树 
 
苏洵用戒尺量策论长短 
量到第三篇  发现少了半寸 
苏东坡摸出一颗青梅 
案几上立刻漫开酸味的涟漪 
书童王福假装擦桌子 
偷偷把青梅核  埋进花盆 
随后长出  歪歪扭扭的早字 
 
竹简里的字  开始逃荒 
有的钻进苏东坡的衣袖 
有的躲进砚台背面 
变成墨锭上洗不掉的痣 
苏辙追着个孝字跑 
撞翻程夫人的针线筐 
线团滚出七步  正好拼成 
《论语》的开头 
 
邻家小娘掷来的青梅核 
在窗台生根发芽  结的果子 
酸倒了过路的举子 
苏东坡把核雕成小船 
放在砚池里漂 
载着《楚辞》里的山鬼 
和半块偷来的松烟墨 
 
苏东坡在池塘钓虾 
虾须缠住水底的月亮 
程夫人找来时 
他用柳枝给蝌蚪讲《楚辞》 
蝌蚪们听得直摇尾巴 
把池水搅成  一锅墨鱼汤 
苏辙趁机偷喝两口 
后来满嘴  兮字形状的泡泡 
 
油灯啃食夜的黑馍 
啃出满墙晃动的牙印 
苏东坡临的《兰亭序》里 
游出会吐墨的鲤鱼 
鲤鱼跃过窗纸时 
尾巴扫落瓦片  砸中巡夜更夫的锣 
惊醒了正在背《孟子》的 
看门狗阿黄 
 
苏洵检查功课那夜  老母鸡把策论
孵成会打鸣的宣纸 
晨光中扑棱棱飞起的 
全是押着险韵的晨鸡 
苏辙追着鸡跑 
踩到自己的《千字文》 
摔出个完美的  五体投地 
 
私塾先生打盹时 
胡子粘上《春秋》的某页 
苏东坡用毛笔挠他鼻孔 
先生打个喷嚏 
把郑伯克段的故事 
喷成了连环画 
苏辙捡到最精彩一页 
上面画着  翻跟头的标点符号 
 
程夫人罚抄《礼记》 
苏东坡在毋不敬旁边 
画了只作揖的猴子 
墨迹未干就被来送点心的厨娘 
当成新式芝麻饼  咬掉半个猴屁股 
 
下雨天蜗牛爬上书案 
在《论语》上走之字路 
苏东坡给它戴纸冠 
封为翰林学士  第二天发现 
蜗牛在墙角  用黏液写万言书 
题目是《论菜叶的治国之道》 
 
苏辙偷穿哥哥的儒衫 
袖子拖地扫出三行诗 
被路过的蚂蚁当成 
新颁布的科考条例 
抬回巢穴  从此蚁国科举 
必考东坡体咏蜜诗
 
 
6. 蜀道行难——父子跋涉求学远
 
苏东坡的布鞋咬住山路不放 
青石板被磨得发亮 
苏洵在前头甩着袖子 
风钻进他衣襟又钻出来 
带出一把陈年花椒味 
八岁的苏辙在后面看蚂蚁 
发现它们在搬运半片 
被太阳烤糊的《急就章》
苏小妹追出三个山头
塞来的艾草糍粑 
在行囊里与《战国策》依偎 
散发糯米与竹简的私语 
 
蝉在树上锯木头  锯了一整个晌午 
苏东坡  干脆把包袱里的炊饼
掰成两半  一半递给影子里的蚂蚁 
程夫人的叮嘱从包袱角漏出来 
莫要踩影子走路  可影子总抢先一步 
踩中他刚要落的脚掌 
 
山雾从脚底漫上来 
先是盖住脚踝  后来淹到膝盖 
苏洵的咳嗽在山壁间弹来弹去 
落进深涧  变成某只蛙的夜宵 
邻居杜家的驴突然打响鼻 
惊散了雾里梳头的山鬼 
她们遗落的木梳齿 
卡在岩缝里  明年会长成排排野花椒 
 
溪水在石头上写篆书 
苏东坡蹲着看了半天 
认出一个歪扭的蜀字 
苏辙用树枝在旁边画猪头 
墨猪从《兰亭》逃出来的 
苏洵说这是前朝流放人刻的 
话没说完  一片叶子啪地
贴上苏东坡后颈  像程夫人的巴掌 
带着青苔的凉意 
 
背篓里的《战国策》开始发潮 
竹简长出绒毛  苏东坡摸到第三卷时 
触到程夫人塞的腌梅子 
酸味顺着指尖窜上鼻梁 
惊飞了打盹的野雉 
苏辙趁机偷走两颗梅核 
说要种在书院墙角 
等长成梅树  结出背《楚辞》的果子 
 
拐弯处有棵歪脖子松 
树皮被刮得精光 
苏洵说这是商队留的记号 
苏东坡掏出小刀 
在空白处添个圆脸小人 
松脂立刻把笑容凝固成琥珀 
挑夫们  对着小人儿作揖 
说比文殊院的菩萨像 
更保佑脚力  乐山大佛的脚趾
在雾中动了动  把宋朝的云 
推向更远的唐朝
 
日头卡在西山齿缝里 
苏东坡的影子越拉越长 
长得能绊倒自己的脚尖 
苏洵摸出块黢黑的麦芽糖 
糖纸是去年的邸报 
王安石三个字
正巧粘在苏东坡虎口上 
苏辙嚷着也要 
分到半片带牙印的云 
含在嘴里  化成了
二十年后的《超然台记》
 
 
7. 见个张益州——忐忑识显贵 
 
张方平的马蹄  踏碎府衙落叶时 
苏东坡正用米浆粘补《庄子》的脱页 
程夫人说这位大人爱喝蒙顶茶 
苏洵连夜把胡子梳成规整的骈句 
苏辙偷偷给茶饼画胡子 
画成张方平奏折里 
被官家朱笔圈出的  那个妙字 
 
晨雾还没散尽 
苏家父子已立在滴水檐下 
苏东坡想起  昨夜背错的《孟子》章句 
书童王福踮脚理衣领 
把苏东坡的幞头 
扶得比峨眉山  还周正三分 
 
张方平的咳嗽声  比惊堂木清脆 
惊飞了公案上偷印泥的麻雀 
苏东坡偷瞄他腰间鱼袋 
发现绣着只打瞌睡的鹌鹑 
鹌鹑眼睛突然转动  盯着他袖中 
那份偷偷修改过的见面诗 
 
州学先生递来的眼色 
在苏洵衣襟上烧出两个洞 
苏东坡的布鞋开始出汗 
浸湿了藏在袜筒里的策论草稿 
苏辙在门外数蚂蚁 
蚂蚁们抬着片枯叶  叶脉正好是 
《阿房宫赋》的简化版 
 
张方平突然问起蜀地物产 
苏洵的喉结上下滚动三次 
滚出个完美的对仗 
苏东坡盯着大人案头的梨子 
发现虫眼排列成星宿图案 
小吏来添茶时  衣袖带起的风 
把虫眼吹成了  全新的《禹贡》地图 
 
后堂飘来煎药的苦香 
混着衙门陈年的卷宗霉味 
苏东坡的膝盖开始生根 
长出细小的须蔓探进砖缝 
师爷的算盘珠卡住了 
在三和七之间 
犹豫该给苏家父子  打几分印象分 
 
张方平用朱笔点茶时 
苏洵的瞳孔突然放大 
笔尖悬在苏东坡递上的文章 
像只红蜻蜓试探初荷 
廊下的鹦鹉突然背诵《法言》 
背到第三句卡住了壳 
苏东坡下意识接了下句 
接完才发觉满堂寂静 
连自己的心跳都暂停三拍 
屋檐滴落的雨水 
在青砖上砸出及第的篆体 
 
张方平袖中落出张诗笺 
苏东坡弯腰时看见 
笺上未干的墨迹正顺着地砖 
爬向自己发烫的耳垂 
苏辙在窗外学布谷叫  把不如归去 
叫成了快快看榜  惊得厨房的蒸笼 
齐齐冒白气 
 
程夫人准备的见面礼 
在苏洵袖中化作糖水 
苏东坡舌底突然涌出 
童年偷喝过的蜜饯滋味 
张方平捋须时  掉下根银丝 
正好落在  苏东坡刚写的 
天下二字中间 
 
临别时张方平赠的旧毫 
笔管刻着蟾宫 
苏东坡握住的刹那 
听见笔毛里传出遥远的捣药声 
苏洵的靴跟沾着片桂叶 
每走一步就飘出 
半缕天章阁的墨香 
 
归途的夕阳  把父子影子 
拉成两张满弦的弓 
苏洵的嘴角微微扬起 
惊起了路旁的蒲公英 
苏辙追着飞絮跑  说抓住了 
明年春闱的  考题种子 
 
夜里书童王福说梦话 
把张益州喊成张大肘子
苏东坡的枕头下  压着那根赠笔 
笔毫在月光里  自己练习写 
致君尧舜的  各种写法
 
 
8. 金榜题名——贡院蚊子都考八股
 
汴梁的晨雾还粘着昨夜宫词 
贡院门口的槐树已抖落满地星斗 
苏东坡发现前朝举子刻的棋谱 
书童王福踮脚挂考篮 
篮绳开口  背了段《尚书·尧典》 
吓得巡考官差点  摔了名册 
 
隔壁号舍的咳嗽声 
把《春秋》的断句都咳乱了 
苏东坡的墨锭突然出汗 
在砚心聚成小小的渭水 
水面漂着程夫人  临行缝的平安符 
针脚在涟漪里  游成会避水的篆字 
 
巡考官靴底沾着牡丹碎瓣 
走过时带起一阵香风 
卷纸上的民字抬头 
嗅了嗅这长安旧时的味道 
苏辙在隔壁巷子  数贡院围墙的砖 
数到三百零七块  发现砖缝里塞着 
前朝状元的  指甲屑 
 
苏东坡嚼着程夫人塞的茯苓饼 
饼屑掉在"王政"二字上 
蚂蚁们立刻列队 
开始搬运这意外的军粮 
贪吃的工蚁  搬着搬着长出翅膀 
在策论空白处  产下押韵的卵 
 
午后热浪卷着蝉蜕扑进号舍 
《周礼》的注疏开始融化 
苏东坡用袖口蘸井水 
在额头敷出半篇清凉策 
井栏上蹲着的花猫 
念出《孝经》首章 
它尾巴上粘着 
被考生丢弃的草稿纸 
 
暮鼓传来时 
烛泪在案头凝成微型山脉 
苏东坡恍惚看见 
自己的文章正列队 
穿过秦岭的某个隘口 
书童王福在梦里磨牙 
把仁政二字  磨成了粉 
撒进巡夜更夫的灯笼 
 
第二场的诗题揭开 
考官指甲缝里嵌着半片桂皮 
苏东坡想起眉州灶台 
母亲在蒸糕里藏的那颗蜜枣 
枣核现在变成  他笔下的诗眼 
在春风与玉门之间 
硌着考官的牙 
 
巡夜灯笼照见他的草稿 
纸上游动的不是墨字 
是岷江里银亮的刀鱼 
正逆流游向龙门  苏辙在客栈床上 
翻身压到考篮  篮里跳出个及第 
钻进他鼻孔  打出个带墨香的喷嚏 
 
五更天有雨点漏进号舍 
正好打中赋里的天下二字 
苏东坡用舌尖接住一滴 
尝出故乡井水的涩味 
程夫人在千里外  放下针线 
说砚台自己  磨了整夜的墨 
 
放榜那日满城柳絮发狂 
苏洵的幞头被风吹歪 
露出鬓角新染的霜色 
苏东坡却盯着榜文红纸 
发现纸纹里有条未干的 
嘉陵江支流  书童王福喜极而泣 
眼泪冲走了  袖口提前准备的落第诗 
 
御街夸官的马蹄声里 
苏东坡摸到朝服下的旧衫 
程夫人缝的那道密线 
刺中指尖  涌出颗鲜亮的血珠 
恰好印成朱批的模样 
苏辙在人群中  把新买的靴子 
踩成了张嘴的鲤鱼 
 
韩琦府上的贺宴 
端出会背《论语》的烤鸭 
鸭嘴一张一合 
还在讲解学而篇 
苏洵的酒杯突然发芽 
长成小桃树  结着三颗 
带官印的青果 
 
夜里苏东坡解开发髻 
掉出片贡院的槐叶 
叶脉自动排列成 
下次制科考试的  模拟题 
程夫人在家乡  对着月亮剪窗花 
剪出个戴官帽的胖娃娃
 
 
9. 丧母锥心——灵前烛火背孝经 
 
程夫人合眼时 
窗外的梨花正练习倒立 
苏东坡发现药炉里未爆的柏实 
听见父亲喉间滚动的闷雷 
苏辙的孝衣太宽大  袖口垂下来 
接住三滴  带艾草味的晨露 
 
灵床前的长明灯 
把孝衣照成半透明的茧 
苏洵的眼泪在砚池里结晶 
变成一块不能研磨的墨 
管家老赵偷抹眼睛 
袖口的补丁  开口背《蓼莪》 
背到哀哀父母时 线脚全散了 
 
守夜人打翻的茶盏 
在砖地上长出褐色苔藓 
苏东坡发现  苔纹拼出母亲常哼的 
《竹枝词》前半阕 
苏辙用指甲轻抠  抠出后半阕 
调子太悲伤  惹得梁上燕子连夜搬家 
 
拂晓前风突然变重 
压弯了悬挂的丧幡 
苏东坡想伸手扶正时 
摸到幡角藏着 
程夫人没纳完的鞋底 
针脚走到一半  改成 
长命百岁的符咒 
 
出殡那日山路出汗 
抬棺的麻绳吃进肩膀 
苏东坡观赏着坟前的新土 
每捧都掺着  母亲梳落的青丝 
苏洵的咳嗽声  惊起群鸦 
它们衔着碎纸钱  在天上排成 
未写完的墓志铭 
 
坟头新栽的柏树苗 
用根须偷读祭文 
读到劬劳二字时  颤抖着 
把树梢指向程夫人 
生前常望的峨眉方向 
苏辙偷偷埋下  母亲给的蜜饯 
清早发现蚂蚁们 
正举行  甜蜜的葬礼 
 
苏洵的咳嗽声 
在空房里撞来撞去 
停在西墙  那幅没完成的山水上 
程夫人补过的空白处 
现在游着一条  墨色越来越淡的鱼 
厨娘吴妈说  昨夜灶台自己 
煮了程夫人  最拿手的醒酒汤 
 
苏东坡整理遗物时 
发现妆匣底层  压着半张糖纸 
包过七岁那年 
他偷吃的第一块麦芽糖 
糖纸上的花纹  正在教苏辙 
写永字的最后一捺 
 
百日祭的香灰 
在青石板上走成卦象 
苏洵看了半晌  折断手里的筊杯 
断口处涌出  去年除夕剩下的 
半壶屠苏酒香  邻居张铁匠送来 
新打的香炉  炉底刻着程夫人 
教孩子们认的  第一个字 
 
苏东坡梦见程夫人 
在云端拆洗旧书 
《列女传》的线脚散开 
变成通往星空的绳梯 
他刚踩上第一阶 
就听见母亲用捣衣声 
把银河捶打成  一条发光的孝带 
苏辙在梦里喊饿 
程夫人便从月亮里  递出一个 
永远温热的炊饼 
 
守孝期满那日  苏洵的白发里 
钻出只碧绿的纺织娘 
唱着程夫人未教完的  那首童谣 
苏东坡的衣带  自己系成 
当年母亲打的  平安结
 
 
10. 南行远游——离乡的江湖 
 
江船啃着波浪的饼干屑 
苏东坡发现每个漩钓竿弯成 
问天的姿势  夜泊时水蚊组成军团 
在苏洵的策论稿上  排布八卦阵 
苏东坡用蒲扇扇风 
扇出个小小的赤壁之战 
苏辙的尿壶打翻 
在甲板上冲出条  新的运河 
正好通向  昨日背错的《禹贡》篇章 
 
峨眉金顶的钟声 
滚到苏洵的幞头上
又跳进苏辙的衣领 
变成一粒会诵经的露珠
晨雾中冒出个卖桃的渔娘 
竹篮里躺着会脸红的桃子
 
苏洵掏钱时  铜钱在船舷蹦跳 
变成不肯上岸的鲫鱼 
苏东坡发现最大那条 
鳞片上刻着元丰六年 
那是未来一个多事的秋天 
 
苏东坡的袜子晾在桅杆上 
招来好奇的水鸟 
啄出两个新通风口 
正好让脚趾头 
欣赏两岸后退的青山 
苏辙嚷着也要晾 
结果江风把他  写坏的诗稿 
吹成一群  白鹭鸶 
 
船舱漏水打湿《汉书》 
字迹在纸上游泳 
苏洵抢救出"萧何"二字 
其余的都泡成  吐泡泡的墨鱼 
苏辙用漏水的舱底 
当砚台练字  写出满船 
歪歪扭扭的天下 
 
苏东坡用馒头屑钓云影 
钓到一尾彩虹色的 
不知名小生物  它鳞片上刻着 
此物宜佐酒  厨娘吴妈把它 
和腌菜同炒  炒出锅 
会发光的乡愁 
 
乐山大佛的脚趾间 
三江合流处沉淀着 
唐朝工匠的凿痕
白鹭站在浅滩装雕像 
苏东坡掷出块扁石 
水漂惊醒了装睡的芦花 
它们集体飞起来  给苏洵的胡子 
镶了圈临时花边 
苏辙数到第九个水漂 
那石子变成只青蛙 
蹲在《水经注》扉页 
 
半夜听见水鬼拍船板 
苏东坡掀帘看见 
满江星星在偷喝他们的米酒 
醉得东倒西歪  把银河扭成 
一条发光的麻花 
苏洵的鼾声  震得船板缝里 
掉出些陈年的稻谷壳 
 
晨光里苏洵发现 
砚台里结了层薄冰  冰下冻着昨夜 
苏东坡写的半联诗  江声推客梦 
后三字正被鲤鱼  叼着练习跳龙门 
苏辙的枕头下  压着个湿漉漉的 
月亮那是他半夜  从江里捞的
 
 
11. 老父求官——苏洵仕途的坎坷 
 
吏部的公文在箱底打鼾 
苏洵的官靴却饿得发慌 
每天清晨准时咬他的脚后跟 
提醒该去拜访某位大人 
苏辙偷偷给靴子喂糕饼 
招来一窝  专啃致君尧舜的书虫 
 
茶肆的说书人正讲到 
范仲淹三贬三起 
苏洵的茶碗突然长出耳朵 
把滚水听成了凉白开 
隔壁桌的候补官 
笑得胡子掉进茶汤 
捞起来时  每根都变成了 
《朋党论》里的关键证据 
 
苏小妹留在窗台的灯花 
隔着群山  在梁上结出暖橘色的蛛网
苏东坡拔着父亲的新白发 
发现它们排列成《辨奸论》里的段落 
书童王福半夜偷剪两根 
说要当鱼线  去钓宰相府的锦鲤 
 
程夫人寄来的家书里 
夹着晒干的映山红 
苏洵把它泡进茶汤 
整间驿馆顿时飘满 
眉州灶台的味道  驿丞养的八哥 
背诵《陈情表》 
背到臣无祖母时  啄破了苏洵 
刚补好的官服补子 
 
拜谒韩琦那日 
苏洵的拜帖被风吹跑 
追到第三条街巷 
发现它正给流浪猫 
当临时暖窝  猫咪的呼噜声里 
夹杂着殿试的策问题目 
 
韩府门房打哈欠时 
苏洵看见他牙缝里 
卡着半片上等龙井 
和自己袖中藏的  是同个产地 
那茶叶突然舒展  变成一张
微型中国地图 
 
等候召见的时辰里 
苏洵在厅堂,发现地砖里 
穷字的篆书写法 
屋檐滴落的雨水  在青砖上写出 
等字的各种变体
乌纱帽的怪植物 
 
夜里梦见自己变成印章 
在空白诰命上蹦跳 
醒来发现官帽 
被老鼠拖去垫窝 
里面还躺着三只 
没睁眼的粉红崽 
它们的鼾声 
押着之乎者也的韵脚 
 
苏东坡晨起看见  父亲在院中舞剑 
剑风扫落的槐花  在地上
排成不求二字  但求的那一点 
始终不肯落下  苏辙偷偷用浆糊 
粘了片槐叶 补上那个空缺 
 
厨娘吴妈煮粥时  发现米缸里 
有粒米站着睡觉 
姿势和失眠的苏洵  一模一样 
她往锅里多加了 
两把程夫人寄来的陈皮 
 
月末吏部来查租屋 
苏洵的官凭文牒 
在箱底  说起梦话 
内容是三年前 一个落第举子 
写在墙壁上的打油诗 
 
苏辙在门前玩泥巴 
捏了个带胡须的官字 
被路过的乌鸦  当成真家伙叼走 
急得他追出三里地 
最后在御史台墙外 
捡到根写秃的  狼毫笔
 
 
12. 殿试对策——天子面前才华展
 
仁宗掀开试题锦袱时 
殿角的铜鹤伸长脖子 
苏东坡的笔尖悬在宣纸上空 
墨滴在天下二字上 
孵出个带问号的蝌蚪 
司马光在对面席垫 
韩琦的朝笏倒映在茶汤里 
变成条银鱼游进 
苏洵昨晚熬夜写的备考纲要 
 
苏东坡嚼着程夫人塞的茯苓饼 
饼渣在民本旁边  堆成微型太行山 
王安石路过时  袖风把山吹塌了 
露出半粒  带着牙印的芝麻 
 
午后仁宗的玉佩流苏 
扫过苏东坡案角 
带起一阵带着药香的旋风 
策论里的"耕"字突然生根 
在纸角长出几丛  会结税粮的 
虚拟稻穗  富弼数穗粒时 
老花镜滑到鼻尖  正好聚焦在 
苏东坡袖口  藏着的小抄 
 
司马光用朱笔批注时  笔尖突然开花 
掉出三颗带忠字的花籽 
苏东坡偷捡一颗  种进茶盏 
长出的花蕊会背 
《资治通鉴》的开篇章节 
 
黄昏的日光斜切进殿门 
把考生影子拉成瘦金体 
苏洵的影子特别长 
盖住了欧阳修刚写的 
第一的第字  急得老欧阳 
直薅自己的状元须 
 
苏东坡文章里的水字 
溢出纸面  打湿了仁宗的龙袍下摆 
官家低头看时  水渍已自动排列成 
《禹贡》里的古河道 
 
夜烛燃到第三更 
苏东坡的策论开始自动续写 
纸背浮现程夫人 
用针线绣的批注 
此处宜添个 会喘气的例子 
 
韩琦打盹时  官帽掉在苏洵的考卷上 
压平了所有激愤的修辞 
第二天帽檐里  发现一窝 
正在学习骈文的蚂蚁 
 
放榜那日汴河结冰 
冰层下有条锦鲤  正用尾鳍临摹 
苏东坡文章里的警句 
苏辙在岸上追着看  摔出个完美的 
五体投地式  把皇恩浩荡 
磕成了立体书法 
 
仁宗赐宴时  苏东坡的筷子夹起月亮 
发现是块雕着  制科三等的 
荷花酥  苏洵偷偷把酥皮 
藏进袖袋  回家后变成 
报时的怀表 
 
夜里  苏东坡洗脚时 
发现脚底纹路  爬进了策论 
程夫人在家乡  对着月亮补袜子 
补丁正好是  直言极谏四个字

2024.5.21一稿于海南创意文学院小禾写作班
2024.7.28二稿于盐城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颁奖大会
2024.8三稿于深圳青少年鲲鹏科幻文学培训班
 
 
附:《苏东坡长诗》(长诗16卷180章1.5万行)
 
目录
一.少年苏东坡——眉山明月光初现(长诗12章800行)
1. 祠堂照墨香——族谱上写诗的蚂蚁
2. 父母双亲——书斋燕泥与针线 
3. 宋祚平蜀——改朝换代的童年影像
4. 顽童戏学——逃学爬树与青梅
5. 少年初成——弹弓打翻北斗勺
6. 蜀道行难——父子跋涉求学远
7. 见个张益州——忐忑识显贵
8. 金榜题名——贡院蚊子都考八股
9. 丧母锥心——灵前烛火背孝经 
10. 南行远游——离乡的江湖 
11. 老父求官——苏洵仕途的坎坷 
12. 殿试对策——天子面前才华展 
 
二.青年苏东坡——明月与变法的心电图(长诗11章700行)
1.凤翔槐树考——官帽总被风吹歪
2.家书背面的月亮——把弟弟画成络腮胡的夜晚
3.惊堂木开花了——公文折纸船的陈希亮
4.梳齿间的十年——亡妻变成茶叶梗
5.未批完的朱砂——父魂藏在戒尺里
6.青苗法的味觉实验——荆公新法掉进羊肉汤
7.乌鸦辩论赛——党争的杂耍班子
8.奏折里的桃花源——新政风暴中种海棠
9.致陛下的水调歌头——给皇上写情书
10.乌台诗案——监狱野餐
11.贬谪路上的野餐——流放成了美食探险
 
三.尘鞍诗官——苏轼杭州通判三年 (长诗11章800行)
1.官印丈量西湖畔——满湖孤鸿鸣
2.卷着公文进禅房——西湖湖寺寻僧
3.苏判官憋笑划重点—— 监试乡举 
4.西湖里找奏章——挖出白居易的脚气 
5.富春山捡到鱼钩——挂着前朝宰相的乌纱 
6.朱砂远离红裙——酒渍不染免税名单  
7.灾民碗里浮诗句——米粒排成平平仄仄 
8.红烧肉炖官文书——西湖砌着六井砖铭   
9.荷花拽断乌纱——临别顺走一抹西湖云彩
10.药罐子煮着圣旨——超然台上打瞌睡
11.密州蝗虫啃律法——苏太守半夜烤蚂蚱 
 
四.密州月照少年狂—苏轼的超然台野蔬(长诗11章700行)
1. 蝗虫啃剩的判决书----抗蝗记趣
2. 射歪了豪放词----小老夫聊发少年狂
3. 亮掉进酒壶----中秋诗用月光快递子由
4. 弃婴收养所----密州育儿所轶事
5. 野菜熬成人参汤----东坡羹诞生记
6. 骂跑龙王暴雨来----祈雨闹剧
7. 乞丐住进超然台----流浪艺人收容令
8. 石碑藏诗----三绝碑史记
9. 老鼠啃空州府----财政崩溃录
10. 花猫尾粘离别单----别密州那点事
11. 车轮碾碎穷账本----赴任徐州前传
 
五.黄楼记事——苏轼在徐州那些日子  (长诗10章700行)
1. 东园梅花慢慢开----作客东园琐记
2. 墨冻住了笔尖----谏用兵书那点事 
3. 鲤鱼游上了书案----徐州大水 
4. 抢砚台----秦七黄九趣事 
5. 官帽挂上铜铃----黄楼会 
6. 参寥子数错了念珠----诗僧来访
7. 文同的竹子----知州笑笑先生 
8. 霉斑里长出西湖----重游江南 
9. 一封信硌了苏轼牙----苏辙黄楼赋 
10. 瓦当想回黄河去----苏轼黄楼赋 
 
六.乌台十日谈 ——苏轼外放黄州 (长诗10章600行)
1.沈括的星图与陷阱——乌台诗案始作俑者沈括 
2.御史们的文字狩猎——御史台围剿弹劾 
3.太湖泪——苏轼湖州被捕 
4.老鼠看的绝命诗——狱中绝笔 
5.赦免 ——太后的药方 
6.金陵来信——王安石的弦外音 
7.三十九片落叶 ——牵连名册
8.乌台宾馆畅游——百日牢狱 
9.火焰中涅槃——诗文化蝶 
10.驴背上的新年——雪地黄州路 
 
七.谪居的江月——苏轼黄州诗钞(长诗8章1200行)
1. 破衫裹着云朵睡——初到黄州 
2. 龟背种文字——垦荒东坡 
3. 猪肉香进词牌——发明东坡肉 
4. 雁影踩过——孤立于风雨沙洲 
5. 赤壁真相——赤壁前后赋 
6. 诗书里的寒食节——寒食帖 
7. 蓑衣比官袍体面——定风波 
8. 与乞丐平分月光——结交农夫 
9. 脚印硌疼诗行——育儿趣事 
10. 铜钱串成的风铃——穷到记账
11. 黄泥捏的赤壁——黄泥坂与赤壁 
12. 三间茅屋的争吵——临皋•东坡•雪堂
13. 田埂上的奏折——忧国老农 
14. 迟到的赦免令——神宗的救赎 
15. 行囊里的江湖——离黄州调令
 
八.求田问舍——苏轼飘泊常州 (长诗8章600行)
1. 草鞋踏云记——游庐山题西林壁 
2. 兄弟对账本——筠州访子由 
3. 药炉上的家书——殇子 
4. 棋局里的旧账——金陵会王安石 
5. 江豚查公文——真州暂居 
6. 求田问舍——落子常州 
7. 驿站算盘珠——南都来去 
8. 地契发芽了——阳羡新炊 
 
九.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风雨京华十一幕(长诗11章900行)
1. 新朝旧墨——元祐更化 
2. 蚂蚁打架——调和与冲突 
3. 朱门咬人——不到中书不是官 
4. 白胡子发芽——范镇的讣告
5. 蜡烛告密——学士院风波 
6. 尿床小皇帝——经筵与驱程 
7. 牡丹长刺——元祐党争 
8. 笏板开花——象牙吐蕊
9. 考棚变戏台——试院抡才 
10. 金莲烛流泪——御前独泣 
11. 马车吃撑了——自请外放   
 
十.汴京浮世绘——京华遗梦10章(长诗10章600行)
1. 珠帘外的冻梨核——高太后惜才记
2. 朱笔下的醉蟹印——做皇帝秘书
3. 灵堂诗僧——拟司马光葬礼辞
4. 墨鱼啃新法——拟贬吕惠卿诏
5. 茶烟缭绕——苏门四学士聚汴京
6. 砚台游动的黄河鲤——龙图阁学士记事
7. 诗赋当饭否——皇帝不懂苏诗
8. 出头鸟——党羽妒忌苏诗
9. 浪尖上——赤壁赋在长江西湖东海南海荡漾
10.奏请外放——回西湖写诗去
 
十一.二次治杭——苏东坡治杭纪要(长诗13章1000行)
1.清湖记——西湖疏浚始末
2.筑堤记——苏堤建造九百日
3.修井记——李泌六井修复
4.放生记——中国首家公立放生池
5.医坊记——中国首家公立医院
6.赈济记——江淮大旱救济1
7.施粥记——江淮大旱救济2
8.访禅记——与参寥子辩才交游
9.题诗记——竹寺题诗风波
10.奏湖记——乞开西湖状
11.还朝记——奉召回京
12.破琴记——雷琴碎梦的隐喻
13.东府记——新政旧党
 
十二.东坡治三州——颍州·扬州·定州(长诗14章1000行)
1. 雪粒在河堤跳舞——清河治水
2. 粟米梦见蒲公英——赈济雪灾 
3. 欧阳修的酒壶——与赵令畤唱和 
4. 芍药仙子——废除万花会 
5. 天圣年的欠条——奏免积欠风波 
6. 平山堂喝月光酒——题壁怀欧阳修 
7. 铠甲们——整顿边防 
8. 契丹使臣的箭书——拒辽使挑衅记 
9. 丑石在雨坑——雪浪石 
10. 菊花拒绝开放——初和陶渊明 
11. 城门嚼碎车轱辘——二次还朝
12. 御史台里讽刺剧——再被围攻 
13. 白梅之灵——丧偶之痛 
14. 宫漏停摆——太后去世流放惠州 
 
十三.东坡的岭南烟火——惠州流人 (长诗14章1000行)
1. 官帽挂在杨柳梢——贬向惠州 
2. 热风专咬穷光蛋——翻山越岭 
3. 燕子说黄州话——初到惠州 
4. 箭靶画着儋州——明枪暗箭 
5. 教蚂蚁认秤星——为民操劳 
6. 炼丹炉打喷嚏——养生趣事 
7. 断线念珠——朝云离世 
8. 渊明酒泡惠州月——和陶诗记 
9. 奏折留白处——白鹤新居 
10. 和尚茶饼——方外交游 
11. 蚂蚁书稿——著书立说 
12. 拔秧凳子木头马——推广秧马 
13.不辞长作岭南人——日啖荔枝 
14. 椰子说下次贬往月亮——再贬海南 
 
十四.南荒烟火——东坡流放儋州(长诗17章1200行)
1. 椰树浩荡命运——海南风物
2. 蚁国翰林院——筑桄榔屋
3. 吃芋头像啃奏折——南荒食单
4. 飓风吹起房顶——茅屋春秋
5. 教八哥背圣旨——桄榔学堂
6. 酒浪拍醒的诗行——载酒堂
7. 老百姓误食毒菇——采药救人
8. 墨鱼吐纳星斗——南溟制墨
9. 海胆牡蛎的乡愁——父子庖厨
10. 罗浮星斗坠椰杯——交游方士
11.书里爬出馋虫——桄榔夜读
12. 棉田生长的诗行——南荒学农
13. 教水牛学《周礼》——文化下乡
14. 浪尖上的策论——学子课业
15. 箭毒椰雕——黎峒习俗
16. 泪潮冲刷归途——儋州别
17. 老骨丈量海图——北归渡琼州
 
十五. 东坡漂流记—北归十四幕(长诗14章1100行)
1. 吃路边摊——雷州会秦观
2. 挤爆廉租房——羊城会子
3. 在韶关服务区——韶州行脚
4. 赣州小旅馆——虔州夜泊
5. 野导坑假茶——庐山云雾
6. 导航失灵绕圈子——归程何处是
7. 南京住院——金陵染病
8. 蜗居——终老常州
9. 爆红上热搜——民间封神
10. 儿孙众筹——修族谱
11. 表情包刷屏——身后网红
12.网红打卡点——三苏祠堂
13. 海南分校——东坡书院
14. 机器人讲解——东坡纪念馆
 
十六. 诗和远方——书斋内外(长诗15章1100行)
1. 朝堂与书斋——文忠公
2. 烟火修行——
3. 田园志——东坡居士
4. 苏门家事——全家福
5. 文墨交游——苏门六君子
6. 知己之情——王巩
7. 文房四友雅集——文友画友书友
8. 诗词唱和——文人诗人词人
9. 市井交游——农友商友工友
10. 笔墨丹青——书法与国画
11. 养生修道——瑜伽与炼丹
12. 诗酒宴游——宴游和谐谑
13. 文人意趣——书斋文物
14. 进退之间——谦退之道
15. 心系黎庶——百姓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