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届〔红豆〕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举行
本届诗会为中国诗歌发展、创新做出卓越贡献的诗人颁发了奖杯。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副主席萨仁图娅代表组委会宣读颁奖词。【中国当代诗魂金奖】颁发给诗人叶延滨、顾浩。【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
-
长诗《大上海,风衣飘飘》完稿
专家将在浦东图书馆研讨,“桂兴华诗苑”首个活动日同时举行。
-
【中诗简牍】2022年7月卷(总第122卷)《时间》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本期责任编辑:老家梦泉。北君、虫二等十一位诗人的作品上榜。
-
刘自献《岁月诗吟一百题》
中诗作家文库之电子诗集——刘自献诗集。
-
畅想运河和古镇,2022中国大运河诗会全国诗歌征集活动启动
本次诗歌征集活动只接受电子投稿,请将应征作品完善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邮编和通联等事项后,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电子邮箱:lptxwh2022@163.com;稿件主题请标注为:“诗画江南·塘栖有约”大运河文化全国
-
“词语造成的人”朱朱、哑石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
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程光炜教授主持。到会参加的评论家和诗人有张清华、西渡、周瓒、敬文东、张桃洲、姜涛、冷霜、杨庆祥、张光昕、冯晏等。
-
《秋立启升》
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韦艺和作品选。
-
“红星二锅头”文化沙龙在源升号博物馆举办
文学与“红星”的浪漫邂逅。
-
燎原:《昌耀诗歌奖:从诗人的纯粹到诗歌奖的纯粹》
而在我们以昌耀的名义设立这个诗歌奖之初,首先所考虑的就是把它办成一个纯粹的诗歌奖。我想这也是当今的诗人们,对于一个诗歌奖的普遍期待。在这一前提下,这个奖还有什么特征,它的评选还有哪些考量?
-
名家荐读|顾偕荐读陆健:《浅显而深刻的心灵旁观者》
陆健的诗歌创作,虽然一直像是隐忍和克制的,但他始终不是在温情前行,一样有着相应中肯的批判性,这其实也是一切文学作品构建真实,最起码的良知和动力要求。
-
《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手迹》2022卷目录
编辑此类书籍,我肯定不是始作俑者,也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影响面、启发性以及鼓动力未必落了下风。
-
名家荐读|耿占春读朱涛:在语义畸变中求索意义秩序——以朱涛为个案的诗学札记
在遭遇现代诗阅读上的阻隔时,要么我们断言说某个诗文本是无序的,既可能是感知-意识的无序,也可能是体现在语言符号层面的无序状态;要么我们认为其中隐含着意识-感知-语言符号的隐秘秩序。那么一种阅
-
服务大局、立足基层——中国诗歌学会新时代新诗歌实践初现成果
王山特别强调,实践证明,诗歌不能躲在象牙塔里,不能沉迷于小圈子的热闹,不能忽视人民大众的喜好与社会的需求,诗歌也不应拉帮结派,蜕变成江湖义气、自吹自擂的团团伙伙。
-
七夕节的源起与爱情传说
朱乐尧, 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国经济与农业及农村问题的研究与教学。自1982年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13种(部)。近年转入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先后在中诗网、枸杞文学发表
-
名家荐读|红松读龚学敏:看风,如何将自己吹走
诗人龚学敏翻检时间和生命的碎片,试图找到类似于神谕的某种先验。诗人深信:时间不会白白流逝,它一定会在运动的轨迹上留下背景波;生命也不会白白消逝,他一定会在昭示未来的窗口留下某种念力或暗语。
-
《中国诗人》2022年第3期目录
《中国诗人》提倡文本写作,荟萃诗歌经典;展卷中国诗人,尽览诗坛风采。
-
《诗刊》2022年8月目录
《诗刊》创刊于1957年,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诗刊社编辑出版的全国唯一的中央级诗歌刊物,是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国家期刊奖”的优秀品牌期刊。
-
【中诗简牍•同题展】七月《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是感悟。是经历之后的回归。是时间在身体和灵魂里留下的疤。是樱花落下层叠的花瓣,但总有一片留在心里。是一个人在暗夜里对着自己低声说,无论如何,我还有你……本期初选作品13首,再择优于本
-
名家荐读|陈亚平答欧阳江河:诗歌和伟大的诗人永远不死
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死亡,也必定和心灵的身体不相容。心灵的身体是一个内在和另一个内在有差别的运动。像诗歌这样专门的心灵身体,或者叫精神天性的身体,它存在的具体形式,只有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是不
-
《诗逢知己》隆重举办《在军人的节日里放歌》——全维润军旅诗“八一”云诗会
全维润是原武警文工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兼创作员,相声表演艺术家。在曲艺表演和创作之外,他酷爱文学、酷爱诗歌,他秉承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同样也不能没有诗情的理念,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