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鞍诗官——苏轼杭州通判三年 (卷三11章)
2025-04-18 作者:黄海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黄海,蒙古族,海口中学学生。系海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诗网签约作家。
1.官印丈量西湖畔——满湖孤鸿鸣
2.卷着公文进禅房——西湖湖寺寻僧
3.苏判官憋笑划重点—— 监试乡举
4.西湖里找奏章——挖出白居易的脚气
5.富春山捡到鱼钩——挂着前朝宰相的乌纱
6.朱砂远离红裙——酒渍不染免税名单
7.灾民碗里浮诗句——米粒排成平平仄仄
8.红烧肉炖官文书——西湖砌着六井砖铭
9.荷花拽断乌纱——临别顺走一抹西湖云彩
10.药罐子煮着圣旨——超然台上打瞌睡
11.密州蝗虫啃律法——半夜烤蚂蚱
1.官印丈量西湖畔——满湖孤鸿鸣
西湖的水皮子软塌塌铺着
苏子瞻的靴底粘了一堆淤泥
他低头看自己的脚窝
像官印盖在烂塘里
抬头看见一只呆头鸿鹄
正用喙尖拨弄自己的幞头翅
这扁毛货落在东坡的左肩
翅膀扇出半斤陈年酒气
东坡翻遍袖袋只抖出
两粒茴香豆半块霉饼
鸿鹄的脖子就扭成了问号
原来连禽鸟都嫌通判穷
画舫上的小娘们笑岔了气
说东坡官袍下摆沾着昨夜的鱼汤
他干脆脱下来铺在柳树根
权当给蚂蚁当渡船
老苏想起老家的灶上还炖着肘子
可杭州的螃蟹正钳他脚拇指
日头西斜时那贼鸟
叼走了东坡新得的歙砚
换回一枝枯莲蓬插在他帽边
苏子瞻拍腿大笑
原来这泼皮畜生
比他更懂什么叫清雅
雷峰塔的影子横过来
把他的身子切成两半
上半截是等着领俸禄的苏通判
下半截是踩着蛤蟆的醉汉
鸿鹄拉泡白屎
正落在他的诗稿落款处
他蹲下来看水里的倒影
发现眉毛里卡着半片茶叶
大约是清晨试新茶时
被南屏山的老和尚暗算
连鲤鱼都冲他吐泡泡
笑他官靴里漏出稻谷
暮色像稠酒泼下来
鸿鹄的翅膀镀了层铜
它飞向保俶塔尖
翅膀拍碎了晚霞
苏子瞻摸到怀里还有颗蜜饯
不知该喂鸟还是喂自己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
把他的影子钉在石板路上
上半截是写奏折的苏判官
下半截是摸螺蛳的馋佬
鸿鹄在月亮上啄了个洞
漏下满地碎银子
他想起未缴的茶税
赶忙把脚从淤泥里拔出来
却带出半只破草鞋
三粒蛤蜊和五根水草
那鸿鹄在云端歪头看他
翅膀扇出个嘲讽的弧度
苏子瞻把破鞋抛向水面
惊起几只打盹的野鸭
水纹里浮出他中举时的脸
比现在多两颗门牙
鸿鹄俯冲下来
叼走了他最后一块葛巾
东坡散着头发站在暮色里
像个被贬谪的水鬼
湖面开始吐出星子
每颗都像没写完的判词
那贼鸟在月亮里筑了巢
用他的奏折草稿当褥子
2.卷着公文进禅房——西湖湖寺寻僧
晨钟把苏子瞻的耳朵
吊在飞来峰半山腰
石阶硌着他脚心
像老和尚数念珠的节奏
山门吱呀一声
吐出一截陈年茶渍
知客僧的秃顶反着光
照亮东坡袖口的酒痕
那光头长出皱纹
变成他昨夜没写完的判词
木鱼声从经幢后头绕过来
绊了他一个趔趄
佛殿的檀香缠住他腰带
要解他新佩的鱼符
菩萨的赤脚踩着莲花
指甲缝里藏着去年杨梅渍
供桌上的蜡烛流泪
烫穿了功德簿的谎言
老方丈的袈裟飘过来
裹住他打哈欠
茶汤在钵盂里转三圈
映出他下巴新添的痣
这褐汤跳了起来
硬咬住他舌尖的官话
藏经阁的蠹鱼排着队
啃食他袖中的诗笺
梁间的燕子衔着香灰
在他幞头上筑巢
佛龛后的老鼠精
正用尾巴蘸墨写青词
暮鼓震落松针时
他的官靴陷进蒲团
木鱼声变成
太守催税的梆子
菩萨的金身晃了晃
掉下一块剥落的漆皮
东坡数着念珠上的疤
每个都是没领的俸米
知客僧的咳嗽声
长出青苔爬上经幢
晚课诵经的声浪里
他偷偷摸出怀里的酒囊
月光给佛头敷粉时
东坡的影子跪在香炉前
上半截是写呈文的通判
下半截是偷供果的猢狲
韦陀菩萨的杵尖
正滴着昨夜的露水
东坡想起没盖的官印
慌忙去捡滚落的枣子
却摸到光头小沙弥
藏在供桌下的蟋蟀罐
老方丈的禅杖
早已开花结果
晨钟再次响起时
他的幞头长出蘑菇
山门吐出一串
打着酒嗝的香客
石阶上的青苔
正用绒毛抄写心经
3.苏判官憋笑划重点—— 监试乡举
砚台里的墨汁开始结冰
苏子瞻的毛笔竖成旗杆
考棚的瓦缝漏下丝丝阳光
正好烤焦某生的策论
巡场的皂吏靴底粘着
前朝举子作弊的米粒
有个青衫书生突然颤抖
把破题句抖落成满地跳蚤
东坡数着卷轴上的蠹痕
每道都是没发完的赈粮
北廊有个老者咳嗽
咳出半篇永明体残句
突然西厢传来鼾声
惊飞梁上监考的麻雀
那羽毛飘进朱砂印泥
变成落第的批语
有个童生袖口蠕动
爬出他昨夜默写的章句
苏子瞻的官靴碾过时
踩醒某位先贤的墓志铭
日晷的影子斜切过
把考棚分成阴阳两界
东边砚台结出霜花
西边策论正在发芽
巡更的梆子卡在
《春秋》的微言大义里
皂吏的刀鞘开花
吐出去年的黍米
暮色染蓝试卷时
一个考生的肚鸣
对仗了檐角铁马
平仄胜过全场诗赋
烛泪在铜灯盏里
复述着开元年间旧题
有只飞蛾扑向火苗
替落卷签下花押
苏子瞻数着名册上的蛀洞
每个都通向不同结局
砚池泛起涟漪
浮出他当年应试的青衫
更夫把梆子敲成
《雅》《颂》里的生僻韵脚
考棚的梁木吱呀作响
背诵建隆年间的制策
晨露打湿朱笔时
卷堆里窜出只褐鼠
叼着半片破题
钻进了《周礼》注疏
有个苍头打翻灯油
烧焦了程文
焦味里长出
杜少陵的秋兴八首
贡院围墙外
卖浆人的木勺
正量着举子们
漏在街角的才气
苏子瞻的幞头
被晨风吹成
张旭的狂草
悬在榜文上方
4.西湖里找奏章——挖出白居易的脚气
西湖的肚皮鼓胀了三夜
苏子瞻的靴筒灌满水谣
堤岸在他脚下蜷成蚯蚓
吐出新旧官印的泥浆
工部文书在袖中发芽
长成刺手的荆棘条文
老石匠的錾子咳嗽
咳出乾德年间的糯米灰
六和塔的影子倒下来
量着湖底的淤沙厚度
一个胥吏的算珠
散落在白居易的旧堤遗址
苏子瞻数着苇秆上的水痕
每道都是没兑现的工钱
运土的独轮车吱呀
碾碎某位通判的德政碑
浪头舔上东坡鱼袋
尝出汴京带来的胡椒味
湖底的蚌壳齐齐张开
含住庆历年间的铜钱
采菱船撞醒水底沉睡的
范仲淹未完成的奏章
蓑衣翁的网兜里
漏出李邺侯的茶饼渣
雨丝把工棚的茅顶
织成杜甫的《茅屋歌》
一个圩卒的鼾声里
涨出苏舜钦的沧浪亭
青石在夯歌中翻身
压住柳永填词的旧码头
挑土夫的草鞋底
粘着林逋放鹤的爪痕
苏子瞻的袍角被风掀起
露出黄州带来的犁铧锈
潮信在午时三刻
咬断测量绳的麻线
一个里正的烟杆
烫穿了朝廷拨付的图样
水老鼠衔着枯枝
重排白公堤的经纬
夕阳把湖面锻成
未盖印的契书
苏子瞻的影子斜签在
溃堤的决口处
运沙船的吃水线
刻着元祐三年的饥荒
芦苇丛中立起
庆历新政的旧标尺
知州的大轿陷在
《禹贡》的一句导水经里
苏子瞻的芒鞋
却踩出沈括的《圩田法》
夜雨将帐册上的朱批
冲成颜真卿的祭侄稿
有更夫把梆子
敲成《河渠书》的残句
晨雾里浮现的堤线
忽而是范蠡的养鱼经
忽而变作贾让的
《治河三策》疏
苏子瞻的砚台
盛满湖光
墨鱼在波心写下
比部格更曲折的奏章
5.富春山捡到鱼钩——挂着前朝宰相的乌纱
富春江的绿绸子缠住船橹
苏子瞻的芒鞋吸饱水声
钓台的石壁把阳光
折成严子陵的旧钓钩
山雾从东汉飘过来
浸湿他新裁的麻纸
一株老松的树脂
正包裹永和年间的蝉蜕
樵夫的斧刃卡在
谢灵运《山居赋》的夹注里
采药人背篓漏下的
是葛洪丹炉的残渣
苏子瞻的竹杖戳进
陆羽煮茶的旧灶台
惊起几只鹧鸪
把鸣叫排成《水经注》
江鱼咬碎水中的云影
吐出建安七子的玉佩
渡船老大的酒葫芦
沉睡着天监年间的租调
山径的急拐弯处
藏着顾恺之折断的画笔
苔藓正用绒舌
舔舐六朝碑刻的疤痕
晒网的渔翁数着
沈约腰带的孔洞
晒药的童子把
孙绰《游天台山赋》
叠成引火的纸媒
苏子瞻的衣带钩
挂住某位隐士的
未完成的绝命诗
夕阳把它锻成
一枚生锈的箭镞
道观的钟摆荡开
惊散梁武帝讲经的鸦群
香炉灰里埋着
支遁放鹤的铜铃铛
磨刀石上
留着嵇康锻铁的锤印
溪水冲洗着
王羲之洗笔的墨晕
苏子瞻的幞头
被山风掀成
陶弘景的《诏问》稿
松针在他衣褶里
绣出《世说新语》的眉批
夜露在芭蕉叶上
抄写《文选》的残篇
萤火虫点亮
昭明太子未读完的书卷
晨光劈开江雾时
他的影子站在
谢朓《临溪送别》的
第五句和第六句之间
采菱舟搅碎的水纹
重组为《吴均体》山水
樵担上的枯枝
突然吟出《招隐》诗的韵脚
苏子瞻的砚池
盛满整条江的绿
墨鱼在波心写下
比《兰亭序》更曲折的
水流姿态
6.朱砂远离红裙——酒渍不染免税名单
红裙子的酒招缠住晚风
苏子瞻的玉佩在柜台发芽
新酿的绿蚁爬上胡床
数他官袍上没缴的茶税
酒保的汗巾甩出弧线
捞起杜牧失落的金樽
一个歌姬的银簪
正刺穿白乐天的琵琶行
瓷碗沿的釉光里
浮出嵇康锻铁的火星
东坡的指尖蘸着酒液
在桌面临《肚痛帖》
屏风后的赌局
啃食着范仲淹的义田租
卖唱老翁的三弦
卡在《霓裳》破阵乐的裂缝
酒旗的阴影斜切过
把醉汉分成两半
上半身是写青词的学士
下半身是摸铜钱的胥吏
醋芹在青瓷盘里
复述魏征谏书的节奏
鲈鱼脍的刀工
藏着张翰思鲈的平仄
苏子瞻的鱼袋鼓胀
吐出半块没盖印的判书
酒沫在唇边爆开
炸响元稹的连昌宫词
烛泪把帐幔
浇铸成马嵬坡的锦囊
一个舞妓的翘头履
踩碎李后主的雕栏
卖花妪的竹篮底
漏出薛涛笺的残角
歌女把酒筹
排成柳永的《雨霖铃》
更夫的梆子敲在
《论语·乡党》的酒量篇
苏子瞻的幞头翅
扫落韩熙载夜宴的果核
月光把酒坛
腌制成开元天宝遗事
江南盐商的算盘珠
正在背诵《盐铁论》
苏子瞻的靴尖
踢醒装睡的《酒德颂》
屏风上的仕女
走下来说要添酒回灯
晨露把醉倒的街道
泡成《北山移文》
酒肆的招幡卷起
盖住刘伶未写完的墓志
7.灾民碗里浮诗句——米粒排成平平仄仄
官仓的老鼠在斗斛上踱步
苏子瞻的算珠咽下三更雨
赈簿的朱批长出根须
缠住乾德年间的陈米
饥民的碗底沉淀着
庆历新政的碎麦壳
老妪的陶钵
盛满范仲淹未写完的义田记
胥吏的秤杆弯成
郑侠《流民图》的枯枝
量米的木升突然
背诵起《周礼·地官》廪人条
苏子瞻的靴印陷进
熙宁元年的欠税单
泥浆里浮出
韩琦青苗法的残简
赈棚的茅檐垂下
杜甫《三吏》的韵脚
煮粥的铁锅结出
白居易《秦中吟》的锅巴
日头晒裂赈旗时
官印在囊中发芽
长出《汉书·食货志》的
常平仓旧制条文
老农的皱纹里
爬出贾谊《论积贮疏》
苏子瞻的鱼袋突然
漏出淳化年间的铜钱
暮色把领粮的队伍
压成《史记·平准书》的竹简
衙役的水火棍
正在临摹颜真卿《祭侄稿》
秤锤坠入米堆
惊起《盐铁论》的蛀虫
苏子瞻的朱笔
在粥面写下《春秋》僖公十四年
更夫的梆子敲碎
《梦溪笔谈》的粮运算题
晨露把赈棚的席子
泡成范仲淹《上执政书》
饥童的手指在土上
画着《九章算术》的方田
苏子瞻的幞头翅
扫落《齐民要术》的黍粒
苏子瞻的靴底
粘着《救荒本草》的插图
回衙的轿帘上
爬满《农政全书》的批注
8.红烧肉炖官文书——西湖砌着六井砖铭
苏子瞻的灶台蹲在衙门后院
砂锅咕嘟着江南的雨
五花肉在酱汁里翻身
背诵黄州学会的《猪肉颂》
西湖的淤泥爬上他的靴筒
每铲都挖出白居易的旧诗
菰蒲根须缠着《钱塘湖春行》
荷花梗飘着未腐的韵脚
挖泥船的竹篙
戳破李泌留下的六井图
水花溅湿他袖中的《乞开西湖状》
鱼鳞在奏折上盖满银印
炊烟把苏堤的轮廓
描成陶渊明的锄头柄
锅铲翻动时
惊起范仲淹放生的锦鲤
衙役的扁担两头
挑着《吴中田妇叹》和《秧马歌》
挑夫汗珠滴进酱汁
酿成三年陈的错金银
东坡的围裙沾满
柳永填词用的松烟墨
灶火舌舔舐锅底
把《望海潮》烧成锅巴
西湖水在陶罐里
煮着《饮湖上初晴后雨》
每沸腾一次
就吐出半句西子比喻
挖出的淤泥在晒场
被晒成汉书的竹简
每块干裂的土坷垃
都藏着半部《水经注》
更夫把梆子敲成平仄
碎瓷片在月光下
拼出半阙《菩萨蛮》
苏子瞻的铲子卡在
沈括《圩田法》的夹页里
晨露把炊烟
腌制成墨渍
每缕肉香都飘成
元祐党籍碑的笔画
西湖鲤鱼的尾鳍
扫落《赤壁赋》的残稿
厨娘的白围裙上
沾着《寒食帖》的飞白
苏子瞻的鱼袋鼓胀
吐出半块没盖章的田契
酱色在宣纸上
晕成米芾题跋的皱痕
挖泥船搅动的水纹
重组为《富春山居图》的皴法
每勺浓汤都沉淀着
《潮州韩文公庙碑》的金屑
衙门的鼓面蒙着牛皮
肉香飘过时
惊醒了包拯没审完的卷宗
苏子瞻的铲柄长出苔藓
每铲淤泥都翻出
张择端没画完的汴河泥
更漏滴穿《水调歌头》的韵脚
灶火把《定风波》烧成炭
西湖在砂锅里
炖了整整三个熙宁年
9.荷花拽断乌纱——临别顺走一抹西湖云彩
西湖的柳枝缠住
苏子瞻的衣角
每一缕都蘸满白居易的旧墨
画舫的橹声在暮色里打转
把《钱塘湖春行》搅成半盏冷茶
苏堤的桃瓣落进他鱼袋
变成未批完的公文朱批
水鸟的翅膀剪碎湖面
裁出半张泛黄的《望湖楼醉书》
孤山的梅影爬上他幞头
抖落林逋没写完的鹤粮账
保俶塔的铃铛背诵
《夜泛西湖》里漏掉的韵脚
胥吏的算盘珠滚进淤泥
数着元祐三年的赈灾米粒
更夫的梆子敲在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平仄间
苏子瞻的靴底粘着
李泌六井图的残片
每走一步都踩醒
沈括《梦溪笔谈》的水利章
雷峰塔的倒影横过来
把他的去路写成奏折格式
荷花梗里缠着
范仲淹未寄出的《岳阳楼记》
湖心的三潭突然张开
吞下他腰间没盖印的田契
月光把苏堤压成
《超然台记》的草稿褶皱
南屏钟声在囊中发芽
长出黄州带来的蓑衣线头
渔夫的网兜漏下
半阙《水调歌头》的银鳞
苏子瞻解下官袍铺在湖面
立刻被菰蒲绣成《寒食帖》
墨鱼在波心写下
比部格更曲折的离别诗
画舫的歌女嗓子喑哑
唱破《蝶恋花》的第三叠
酒保的陶瓮底沉着
柳永填词用的松烟渣
断桥的雪未落先融
烫穿他袖中的密州调任状
孤鸿的爪痕在泥滩
临摹《赤壁赋》的飞白笔法
西湖水变稠
裹住他刚写好的《八声甘州》
每个浪头都举着
韩愈《祭鳄鱼文》的残页
苏子瞻的马车轮陷进淤泥
在辙痕里
长出治河的苇芽
湖风掀开他诗稿
把淡妆浓抹一句句吹散
菖蒲在岸边重排望湖楼醉书
更漏滴穿三更时
他的影子被钉在湖心亭
上半截是待罪的杭州通判
下半截是摸螺蛳的馋诗人
晨雾把离别腌制成
《初到杭州寄子由》的墨渍
西湖在官道尽头
炖了整整三个熙宁年
10.药罐子煮着圣旨——超然台上打瞌睡
超然台的砖缝里
钻出苏子瞻在密州种的荞麦
每粒粉花都举着
《后杞菊赋》的某一页
盖公堂的梁木
背诵曹参治齐的旧律令
瓦当的苔藓正用绿舌头
舔舐黄老学说的霉斑
苏子瞻的靴底粘着
杭州带来的半片荷瓣
在台阶上踩出
《水调歌头》的平仄
北风翻检他案头的《汉书》
把《曹参传》折成纸鹞
衙前古柏的枝丫
勾住韩非《解老》的断简
晨光把官印晒暖时
砚台里游出庄子钓过的濮水鱼
每片鳞都刻着
《逍遥游》的齐物论
胥吏的朱笔卡在
《史记·乐毅列传》的缝隙
墨汁在竹简上
长出稷下学宫的蓟草
更夫的梆子敲碎
《黄帝四经》
月光把案牍
腌制成淳于髡的隐语
苏子瞻的幞头翅
扫落盖公喝剩的药渣
每粒都滚成
晁错《论贵粟疏》的黍米
超然台的月光
把影子锻造成未铸的铜鼎
鼎腹的云纹里
睡着文景之治的休书
盖公堂的鼠洞突然
涌出曹参窖藏的齐律
竹简的霉斑
正临摹淳于意的诊籍
苏子瞻的鱼袋鼓胀
吐出半卷《道德经》的帛书
每个字都在
他官袍上咬出无为的齿痕
衙门的鼓面蒙着
萧何《九章律》的牛皮
槌落时惊起
张良圯下拾的履影
更漏滴穿《秋水》篇
超然台的砖缝
长出庄周梦里的蝴蝶卵
每个清晨都孵化出
新的《鹖冠子》注解
苏子瞻的靴尖踢到
贾谊《过秦论》的碎片
弯腰时腰带松开
漏出半把文景时的铜钱
盖公的药炉余烬
重组为《黄帝内经》的某一篇
药香在梁间
写下比奏折更曲折的脉案
晨光把治绩晒成
曹参饮过的酒糟
每个政令都醉成
老子的小国寡民
苏子瞻的朱笔
在虚空里临摹
盖公最后一剂汤药的处方
墨痕落在简上
变成《汉书》里失踪的
黄老列传
11.密州蝗虫啃律法——半夜烤蚂蚱
密州的黄土
爬上苏子瞻的砚台
把杭州带来的湖光
磨成半碗治蝗的苦药汁
公文堆里窜出
韩琦青苗法的尾巴尖
城墙缺口灌进来的北风
翻检他袖中的西湖诗稿
每页都站着个
等赈粮的杭州饥民
衙前鼓的牛皮蒙着
庆历新政的旧伤疤
蝗虫翅膀的阴影
把麦田剪成《流民图》残卷
孩童的肚鸣声
对仗了范仲淹的《田家叹》
苏子瞻的靴尖踢到
王安石新法的碎瓦砾
弯腰时鱼袋漏出
半把没播种的江南稻种
官仓的老鼠在梁上
排练《盐铁论》的辩论
县丞的朱笔突然
临摹起郑侠的奏折字迹
更夫的梆子敲碎
《梦溪笔算》的田亩数
晨露把灾情
腌制成《汉书·食货志》的竹简
饥民的陶碗沿
刻着白居易的《杜陵叟》
苏子瞻的幞头翅
扫落淳化年间的陈税单
城墙的裂缝里
长出贾让的《治河策》
每个豁口都飘着
范仲淹未写完的义田记
祈雨坛的香灰
重组为《春秋》僖公三年
巫祝的铃铛摇出
《史记·河渠书》的浊浪
苏子瞻的鱼袋鼓胀
吐出半张杭州的堤岸图
密州的黄土立刻
在上面种出《圩田法》
衙门的鼓面蒙着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牛皮
灾民的眼神
把鼓槌烫出焦痕
胥吏的算盘珠
滚进《齐民要术》的裂缝
捞出来时沾满
《农政全书》的批注
蝗虫在公案上
排出《禹贡》的九州方位
苏子瞻的朱笔
变成捕蝗的竹耙
黄昏把灾情报告
锻造成未盖印的铜钱
每个字都在
庆历元宝上咬出牙印
更漏滴穿三更时
他的影子被钉在城墙
上半截是待罪的密州知州
下半截是种荞麦的老农
晨光把赈灾簿
晒成《周礼》的荒政条文
每道褶皱里
都睡着个没领粥的饿殍
苏子瞻的靴底
粘着《救荒本草》的插图
转身时官袍下摆
扫醒《孟子·梁惠王》的旧问
密州的月亮
瘦成杭州带来的鱼钩
每个夜晚都在
灾民胃里钓出蛙鸣
2024.6.2于海南创意文学院小禾写作班
附:《苏东坡长诗》(长诗16卷180章1.5万行)
目录
一.少年苏东坡——眉山明月光初现(长诗12章800行)
1. 祠堂照墨香——族谱上写诗的蚂蚁
2. 父母双亲——书斋燕泥与针线
3. 宋祚平蜀——改朝换代的童年影像
4. 顽童戏学——逃学爬树与青梅
5. 少年初成——弹弓打翻北斗勺
6. 蜀道行难——父子跋涉求学远
7. 见个张益州——忐忑识显贵
8. 金榜题名——贡院蚊子都考八股
9. 丧母锥心——灵前烛火背孝经
10. 南行远游——离乡的江湖
11. 老父求官——苏洵仕途的坎坷
12. 殿试对策——天子面前才华展
二.青年苏东坡——明月与变法的心电图(长诗11章700行)
1.凤翔槐树考——官帽总被风吹歪
2.家书背面的月亮——把弟弟画成络腮胡的夜晚
3.惊堂木开花了——公文折纸船的陈希亮
4.梳齿间的十年——亡妻变成茶叶梗
5.未批完的朱砂——父魂藏在戒尺里
6.青苗法的味觉实验——荆公新法掉进羊肉汤
7.乌鸦辩论赛——党争的杂耍班子
8.奏折里的桃花源——新政风暴中种海棠
9.致陛下的水调歌头——给皇上写情书
10.乌台诗案——监狱野餐
11.贬谪路上的野餐——流放成了美食探险
三.尘鞍诗官——苏轼杭州通判三年 (长诗11章800行)
1.官印丈量西湖畔——满湖孤鸿鸣
2.卷着公文进禅房——西湖湖寺寻僧
3.苏判官憋笑划重点—— 监试乡举
4.西湖里找奏章——挖出白居易的脚气
5.富春山捡到鱼钩——挂着前朝宰相的乌纱
6.朱砂远离红裙——酒渍不染免税名单
7.灾民碗里浮诗句——米粒排成平平仄仄
8.红烧肉炖官文书——西湖砌着六井砖铭
9.荷花拽断乌纱——临别顺走一抹西湖云彩
10.药罐子煮着圣旨——超然台上打瞌睡
11.密州蝗虫啃律法——苏太守半夜烤蚂蚱
四.密州月照少年狂——苏轼的超然台野蔬(长诗11章700行)
1. 蝗虫啃剩的判决书----抗蝗记趣
2. 射歪了豪放词----小老夫聊发少年狂
3. 月亮掉进酒壶----中秋诗用月光快递子由
4. 弃婴收养所----密州育儿所轶事
5. 野菜熬成人参汤----东坡羹诞生记
6. 骂跑龙王暴雨来----祈雨闹剧
7. 乞丐住进超然台----流浪艺人收容令
8. 石碑藏诗----三绝碑史记
9. 老鼠啃空州府----财政崩溃录
10. 花猫尾粘离别单----别密州那点事
11. 车轮碾碎穷账本----赴任徐州前传
五.黄楼记事——苏轼在徐州那些日子 (长诗10章700行)
1. 东园梅花慢慢开----作客东园琐记
2. 墨冻住了笔尖----谏用兵书那点事
3. 鲤鱼游上了书案----徐州大水
4. 抢砚台----秦七黄九趣事
5. 官帽挂上铜铃----黄楼会
6. 参寥子数错了念珠----诗僧来访
7. 文同的竹子----知州笑笑先生
8. 霉斑里长出西湖----重游江南
9. 一封信硌了苏轼牙----苏辙黄楼赋
10. 瓦当想回黄河去----苏轼黄楼赋
六.乌台十日谈 ——苏轼外放黄州 (长诗10章600行)
1.沈括的星图与陷阱——乌台诗案始作俑者沈括
2.御史们的文字狩猎——御史台围剿弹劾
3.太湖泪——苏轼湖州被捕
4.老鼠看的绝命诗——狱中绝笔
5.赦免 ——太后的药方
6.金陵来信——王安石的弦外音
7.三十九片落叶 ——牵连名册
8.乌台宾馆畅游——百日牢狱
9.火焰中涅槃——诗文化蝶
10.驴背上的新年——雪地黄州路
七.谪居的江月——苏轼黄州诗钞(长诗8章1200行)
1. 破衫裹着云朵睡——初到黄州
2. 龟背种文字——垦荒东坡
3. 猪肉香进词牌——发明东坡肉
4. 雁影踩过——孤立于风雨沙洲
5. 赤壁真相——赤壁前后赋
6. 诗书里的寒食节——寒食帖
7. 蓑衣比官袍体面——定风波
8. 与乞丐平分月光——结交农夫
9. 脚印硌疼诗行——育儿趣事
10. 铜钱串成的风铃——穷到记账
11. 黄泥捏的赤壁——黄泥坂与赤壁
12. 三间茅屋的争吵——临皋•东坡•雪堂
13. 田埂上的奏折——忧国老农
14. 迟到的赦免令——神宗的救赎
15. 行囊里的江湖——离黄州调令
八.求田问舍——苏轼飘泊常州 (长诗8章600行)
1. 草鞋踏云记——游庐山题西林壁
2. 兄弟对账本——筠州访子由
3. 药炉上的家书——殇子
4. 棋局里的旧账——金陵会王安石
5. 江豚查公文——真州暂居
6. 求田问舍——落子常州
7. 驿站算盘珠——南都来去
8. 地契发芽了——阳羡新炊
九.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风雨京华十一幕(长诗11章900行)
1. 新朝旧墨——元祐更化
2. 蚂蚁打架——调和与冲突
3. 朱门咬人——不到中书不是官
4. 白胡子发芽——范镇的讣告
5. 蜡烛告密——学士院风波
6. 尿床小皇帝——经筵与驱程
7. 牡丹长刺——元祐党争
8. 笏板开花——象牙吐蕊
9. 考棚变戏台——试院抡才
10. 金莲烛流泪——御前独泣
11. 马车吃撑了——自请外放
十.汴京浮世绘——京华遗梦10章(长诗10章600行)
1. 珠帘外的冻梨核——高太后惜才记
2. 朱笔下的醉蟹印——做皇帝秘书
3. 灵堂诗僧——拟司马光葬礼辞
4. 墨鱼啃新法——拟贬吕惠卿诏
5. 茶烟缭绕——苏门四学士聚汴京
6. 砚台游动的黄河鲤——龙图阁学士记事
7. 诗赋当饭否——皇帝不懂苏诗
8. 出头鸟——党羽妒忌苏诗
9. 浪尖上——赤壁赋在长江西湖东海南海荡漾
10.奏请外放——回西湖写诗去
十一.二次治杭——苏东坡治杭纪要(长诗13章1000行)
1.清湖记——西湖疏浚始末
2.筑堤记——苏堤建造九百日
3.修井记——李泌六井修复
4.放生记——中国首家公立放生池
5.医坊记——中国首家公立医院
6.赈济记——江淮大旱救济1
7.施粥记——江淮大旱救济2
8.访禅记——与参寥子辩才交游
9.题诗记——竹寺题诗风波
10.奏湖记——乞开西湖状
11.还朝记——奉召回京
12.破琴记——雷琴碎梦的隐喻
13.东府记——新政旧党
十二.东坡治三州——颍州·扬州·定州(长诗14章1000行)
1. 雪粒在河堤跳舞——清河治水
2. 粟米梦见蒲公英——赈济雪灾
3. 欧阳修的酒壶——与赵令畤唱和
4. 芍药仙子——废除万花会
5. 天圣年的欠条——奏免积欠风波
6. 平山堂喝月光酒——题壁怀欧阳修
7. 铠甲们——整顿边防
8. 契丹使臣的箭书——拒辽使挑衅记
9. 丑石在雨坑——雪浪石
10. 菊花拒绝开放——初和陶渊明
11. 城门嚼碎车轱辘——二次还朝
12. 御史台里讽刺剧——再被围攻
13. 白梅之灵——丧偶之痛
14. 宫漏停摆——太后去世•流放惠州
十三.东坡的岭南烟火——惠州流人 (长诗14章1000行)
1. 官帽挂在杨柳梢——贬向惠州
2. 热风专咬穷光蛋——翻山越岭
3. 燕子说黄州话——初到惠州
4. 箭靶画着儋州——明枪暗箭
5. 教蚂蚁认秤星——为民操劳
6. 炼丹炉打喷嚏——养生趣事
7. 断线念珠——朝云离世
8. 渊明酒泡惠州月——和陶诗记
9. 奏折留白处——白鹤新居
10. 和尚茶饼——方外交游
11. 蚂蚁书稿——著书立说
12. 拔秧凳子木头马——推广秧马
13.不辞长作岭南人——日啖荔枝
14. 椰子说下次贬往月亮——再贬海南
十四.南荒烟火——东坡流放儋州(长诗17章1200行)
1. 椰树浩荡命运——海南风物
2. 蚁国翰林院——筑桄榔屋
3. 吃芋头像啃奏折——南荒食单
4. 飓风吹起房顶——茅屋春秋
5. 教八哥背圣旨——桄榔学堂
6. 酒浪拍醒的诗行——载酒堂
7. 老百姓误食毒菇——采药救人
8. 墨鱼吐纳星斗——南溟制墨
9. 海胆牡蛎的乡愁——父子庖厨
10. 罗浮星斗坠椰杯——交游方士
11.书里爬出馋虫——桄榔夜读
12. 棉田生长的诗行——南荒学农
13. 教水牛学《周礼》——文化下乡
14. 浪尖上的策论——学子课业
15. 箭毒椰雕——黎峒习俗
16. 泪潮冲刷归途——儋州别
17. 老骨丈量海图——北归渡琼州
十五. 东坡漂流记——北归十四幕(长诗14章1100行)
1. 吃路边摊——雷州会秦观
2. 挤爆廉租房——羊城会子
3. 在韶关服务区——韶州行脚
4. 赣州小旅馆——虔州夜泊
5. 野导坑假茶——庐山云雾
6. 导航失灵绕圈子——归程何处是
7. 南京住院——金陵染病
8. 蜗居——终老常州
9. 爆红上热搜——民间封神
10. 儿孙众筹——修族谱
11. 表情包刷屏——身后网红
12.网红打卡点——三苏祠堂
13. 海南分校——东坡书院
14. 机器人讲解——东坡纪念馆
十六. 诗和远方——书斋内外(长诗15章1100行)
1. 朝堂与书斋——文忠公
2. 烟火修行——神•仙•人
3. 田园志——东坡居士
4. 苏门家事——全家福
5. 文墨交游——苏门六君子
6. 知己之情——王巩
7. 文房四友雅集——文友画友书友
8. 诗词唱和——文人诗人词人
9. 市井交游——农友商友工友
10. 笔墨丹青——书法与国画
11. 养生修道——瑜伽与炼丹
12. 诗酒宴游——宴游和谐谑
13. 文人意趣——书斋文物
14. 进退之间——谦退之道
15. 心系黎庶——百姓之友
2.卷着公文进禅房——西湖湖寺寻僧
3.苏判官憋笑划重点—— 监试乡举
4.西湖里找奏章——挖出白居易的脚气
5.富春山捡到鱼钩——挂着前朝宰相的乌纱
6.朱砂远离红裙——酒渍不染免税名单
7.灾民碗里浮诗句——米粒排成平平仄仄
8.红烧肉炖官文书——西湖砌着六井砖铭
9.荷花拽断乌纱——临别顺走一抹西湖云彩
10.药罐子煮着圣旨——超然台上打瞌睡
11.密州蝗虫啃律法——半夜烤蚂蚱
1.官印丈量西湖畔——满湖孤鸿鸣
西湖的水皮子软塌塌铺着
苏子瞻的靴底粘了一堆淤泥
他低头看自己的脚窝
像官印盖在烂塘里
抬头看见一只呆头鸿鹄
正用喙尖拨弄自己的幞头翅
这扁毛货落在东坡的左肩
翅膀扇出半斤陈年酒气
东坡翻遍袖袋只抖出
两粒茴香豆半块霉饼
鸿鹄的脖子就扭成了问号
原来连禽鸟都嫌通判穷
画舫上的小娘们笑岔了气
说东坡官袍下摆沾着昨夜的鱼汤
他干脆脱下来铺在柳树根
权当给蚂蚁当渡船
老苏想起老家的灶上还炖着肘子
可杭州的螃蟹正钳他脚拇指
日头西斜时那贼鸟
叼走了东坡新得的歙砚
换回一枝枯莲蓬插在他帽边
苏子瞻拍腿大笑
原来这泼皮畜生
比他更懂什么叫清雅
雷峰塔的影子横过来
把他的身子切成两半
上半截是等着领俸禄的苏通判
下半截是踩着蛤蟆的醉汉
鸿鹄拉泡白屎
正落在他的诗稿落款处
他蹲下来看水里的倒影
发现眉毛里卡着半片茶叶
大约是清晨试新茶时
被南屏山的老和尚暗算
连鲤鱼都冲他吐泡泡
笑他官靴里漏出稻谷
暮色像稠酒泼下来
鸿鹄的翅膀镀了层铜
它飞向保俶塔尖
翅膀拍碎了晚霞
苏子瞻摸到怀里还有颗蜜饯
不知该喂鸟还是喂自己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
把他的影子钉在石板路上
上半截是写奏折的苏判官
下半截是摸螺蛳的馋佬
鸿鹄在月亮上啄了个洞
漏下满地碎银子
他想起未缴的茶税
赶忙把脚从淤泥里拔出来
却带出半只破草鞋
三粒蛤蜊和五根水草
那鸿鹄在云端歪头看他
翅膀扇出个嘲讽的弧度
苏子瞻把破鞋抛向水面
惊起几只打盹的野鸭
水纹里浮出他中举时的脸
比现在多两颗门牙
鸿鹄俯冲下来
叼走了他最后一块葛巾
东坡散着头发站在暮色里
像个被贬谪的水鬼
湖面开始吐出星子
每颗都像没写完的判词
那贼鸟在月亮里筑了巢
用他的奏折草稿当褥子
2.卷着公文进禅房——西湖湖寺寻僧
晨钟把苏子瞻的耳朵
吊在飞来峰半山腰
石阶硌着他脚心
像老和尚数念珠的节奏
山门吱呀一声
吐出一截陈年茶渍
知客僧的秃顶反着光
照亮东坡袖口的酒痕
那光头长出皱纹
变成他昨夜没写完的判词
木鱼声从经幢后头绕过来
绊了他一个趔趄
佛殿的檀香缠住他腰带
要解他新佩的鱼符
菩萨的赤脚踩着莲花
指甲缝里藏着去年杨梅渍
供桌上的蜡烛流泪
烫穿了功德簿的谎言
老方丈的袈裟飘过来
裹住他打哈欠
茶汤在钵盂里转三圈
映出他下巴新添的痣
这褐汤跳了起来
硬咬住他舌尖的官话
藏经阁的蠹鱼排着队
啃食他袖中的诗笺
梁间的燕子衔着香灰
在他幞头上筑巢
佛龛后的老鼠精
正用尾巴蘸墨写青词
暮鼓震落松针时
他的官靴陷进蒲团
木鱼声变成
太守催税的梆子
菩萨的金身晃了晃
掉下一块剥落的漆皮
东坡数着念珠上的疤
每个都是没领的俸米
知客僧的咳嗽声
长出青苔爬上经幢
晚课诵经的声浪里
他偷偷摸出怀里的酒囊
月光给佛头敷粉时
东坡的影子跪在香炉前
上半截是写呈文的通判
下半截是偷供果的猢狲
韦陀菩萨的杵尖
正滴着昨夜的露水
东坡想起没盖的官印
慌忙去捡滚落的枣子
却摸到光头小沙弥
藏在供桌下的蟋蟀罐
老方丈的禅杖
早已开花结果
晨钟再次响起时
他的幞头长出蘑菇
山门吐出一串
打着酒嗝的香客
石阶上的青苔
正用绒毛抄写心经
3.苏判官憋笑划重点—— 监试乡举
砚台里的墨汁开始结冰
苏子瞻的毛笔竖成旗杆
考棚的瓦缝漏下丝丝阳光
正好烤焦某生的策论
巡场的皂吏靴底粘着
前朝举子作弊的米粒
有个青衫书生突然颤抖
把破题句抖落成满地跳蚤
东坡数着卷轴上的蠹痕
每道都是没发完的赈粮
北廊有个老者咳嗽
咳出半篇永明体残句
突然西厢传来鼾声
惊飞梁上监考的麻雀
那羽毛飘进朱砂印泥
变成落第的批语
有个童生袖口蠕动
爬出他昨夜默写的章句
苏子瞻的官靴碾过时
踩醒某位先贤的墓志铭
日晷的影子斜切过
把考棚分成阴阳两界
东边砚台结出霜花
西边策论正在发芽
巡更的梆子卡在
《春秋》的微言大义里
皂吏的刀鞘开花
吐出去年的黍米
暮色染蓝试卷时
一个考生的肚鸣
对仗了檐角铁马
平仄胜过全场诗赋
烛泪在铜灯盏里
复述着开元年间旧题
有只飞蛾扑向火苗
替落卷签下花押
苏子瞻数着名册上的蛀洞
每个都通向不同结局
砚池泛起涟漪
浮出他当年应试的青衫
更夫把梆子敲成
《雅》《颂》里的生僻韵脚
考棚的梁木吱呀作响
背诵建隆年间的制策
晨露打湿朱笔时
卷堆里窜出只褐鼠
叼着半片破题
钻进了《周礼》注疏
有个苍头打翻灯油
烧焦了程文
焦味里长出
杜少陵的秋兴八首
贡院围墙外
卖浆人的木勺
正量着举子们
漏在街角的才气
苏子瞻的幞头
被晨风吹成
张旭的狂草
悬在榜文上方
4.西湖里找奏章——挖出白居易的脚气
西湖的肚皮鼓胀了三夜
苏子瞻的靴筒灌满水谣
堤岸在他脚下蜷成蚯蚓
吐出新旧官印的泥浆
工部文书在袖中发芽
长成刺手的荆棘条文
老石匠的錾子咳嗽
咳出乾德年间的糯米灰
六和塔的影子倒下来
量着湖底的淤沙厚度
一个胥吏的算珠
散落在白居易的旧堤遗址
苏子瞻数着苇秆上的水痕
每道都是没兑现的工钱
运土的独轮车吱呀
碾碎某位通判的德政碑
浪头舔上东坡鱼袋
尝出汴京带来的胡椒味
湖底的蚌壳齐齐张开
含住庆历年间的铜钱
采菱船撞醒水底沉睡的
范仲淹未完成的奏章
蓑衣翁的网兜里
漏出李邺侯的茶饼渣
雨丝把工棚的茅顶
织成杜甫的《茅屋歌》
一个圩卒的鼾声里
涨出苏舜钦的沧浪亭
青石在夯歌中翻身
压住柳永填词的旧码头
挑土夫的草鞋底
粘着林逋放鹤的爪痕
苏子瞻的袍角被风掀起
露出黄州带来的犁铧锈
潮信在午时三刻
咬断测量绳的麻线
一个里正的烟杆
烫穿了朝廷拨付的图样
水老鼠衔着枯枝
重排白公堤的经纬
夕阳把湖面锻成
未盖印的契书
苏子瞻的影子斜签在
溃堤的决口处
运沙船的吃水线
刻着元祐三年的饥荒
芦苇丛中立起
庆历新政的旧标尺
知州的大轿陷在
《禹贡》的一句导水经里
苏子瞻的芒鞋
却踩出沈括的《圩田法》
夜雨将帐册上的朱批
冲成颜真卿的祭侄稿
有更夫把梆子
敲成《河渠书》的残句
晨雾里浮现的堤线
忽而是范蠡的养鱼经
忽而变作贾让的
《治河三策》疏
苏子瞻的砚台
盛满湖光
墨鱼在波心写下
比部格更曲折的奏章
5.富春山捡到鱼钩——挂着前朝宰相的乌纱
富春江的绿绸子缠住船橹
苏子瞻的芒鞋吸饱水声
钓台的石壁把阳光
折成严子陵的旧钓钩
山雾从东汉飘过来
浸湿他新裁的麻纸
一株老松的树脂
正包裹永和年间的蝉蜕
樵夫的斧刃卡在
谢灵运《山居赋》的夹注里
采药人背篓漏下的
是葛洪丹炉的残渣
苏子瞻的竹杖戳进
陆羽煮茶的旧灶台
惊起几只鹧鸪
把鸣叫排成《水经注》
江鱼咬碎水中的云影
吐出建安七子的玉佩
渡船老大的酒葫芦
沉睡着天监年间的租调
山径的急拐弯处
藏着顾恺之折断的画笔
苔藓正用绒舌
舔舐六朝碑刻的疤痕
晒网的渔翁数着
沈约腰带的孔洞
晒药的童子把
孙绰《游天台山赋》
叠成引火的纸媒
苏子瞻的衣带钩
挂住某位隐士的
未完成的绝命诗
夕阳把它锻成
一枚生锈的箭镞
道观的钟摆荡开
惊散梁武帝讲经的鸦群
香炉灰里埋着
支遁放鹤的铜铃铛
磨刀石上
留着嵇康锻铁的锤印
溪水冲洗着
王羲之洗笔的墨晕
苏子瞻的幞头
被山风掀成
陶弘景的《诏问》稿
松针在他衣褶里
绣出《世说新语》的眉批
夜露在芭蕉叶上
抄写《文选》的残篇
萤火虫点亮
昭明太子未读完的书卷
晨光劈开江雾时
他的影子站在
谢朓《临溪送别》的
第五句和第六句之间
采菱舟搅碎的水纹
重组为《吴均体》山水
樵担上的枯枝
突然吟出《招隐》诗的韵脚
苏子瞻的砚池
盛满整条江的绿
墨鱼在波心写下
比《兰亭序》更曲折的
水流姿态
6.朱砂远离红裙——酒渍不染免税名单
红裙子的酒招缠住晚风
苏子瞻的玉佩在柜台发芽
新酿的绿蚁爬上胡床
数他官袍上没缴的茶税
酒保的汗巾甩出弧线
捞起杜牧失落的金樽
一个歌姬的银簪
正刺穿白乐天的琵琶行
瓷碗沿的釉光里
浮出嵇康锻铁的火星
东坡的指尖蘸着酒液
在桌面临《肚痛帖》
屏风后的赌局
啃食着范仲淹的义田租
卖唱老翁的三弦
卡在《霓裳》破阵乐的裂缝
酒旗的阴影斜切过
把醉汉分成两半
上半身是写青词的学士
下半身是摸铜钱的胥吏
醋芹在青瓷盘里
复述魏征谏书的节奏
鲈鱼脍的刀工
藏着张翰思鲈的平仄
苏子瞻的鱼袋鼓胀
吐出半块没盖印的判书
酒沫在唇边爆开
炸响元稹的连昌宫词
烛泪把帐幔
浇铸成马嵬坡的锦囊
一个舞妓的翘头履
踩碎李后主的雕栏
卖花妪的竹篮底
漏出薛涛笺的残角
歌女把酒筹
排成柳永的《雨霖铃》
更夫的梆子敲在
《论语·乡党》的酒量篇
苏子瞻的幞头翅
扫落韩熙载夜宴的果核
月光把酒坛
腌制成开元天宝遗事
江南盐商的算盘珠
正在背诵《盐铁论》
苏子瞻的靴尖
踢醒装睡的《酒德颂》
屏风上的仕女
走下来说要添酒回灯
晨露把醉倒的街道
泡成《北山移文》
酒肆的招幡卷起
盖住刘伶未写完的墓志
7.灾民碗里浮诗句——米粒排成平平仄仄
官仓的老鼠在斗斛上踱步
苏子瞻的算珠咽下三更雨
赈簿的朱批长出根须
缠住乾德年间的陈米
饥民的碗底沉淀着
庆历新政的碎麦壳
老妪的陶钵
盛满范仲淹未写完的义田记
胥吏的秤杆弯成
郑侠《流民图》的枯枝
量米的木升突然
背诵起《周礼·地官》廪人条
苏子瞻的靴印陷进
熙宁元年的欠税单
泥浆里浮出
韩琦青苗法的残简
赈棚的茅檐垂下
杜甫《三吏》的韵脚
煮粥的铁锅结出
白居易《秦中吟》的锅巴
日头晒裂赈旗时
官印在囊中发芽
长出《汉书·食货志》的
常平仓旧制条文
老农的皱纹里
爬出贾谊《论积贮疏》
苏子瞻的鱼袋突然
漏出淳化年间的铜钱
暮色把领粮的队伍
压成《史记·平准书》的竹简
衙役的水火棍
正在临摹颜真卿《祭侄稿》
秤锤坠入米堆
惊起《盐铁论》的蛀虫
苏子瞻的朱笔
在粥面写下《春秋》僖公十四年
更夫的梆子敲碎
《梦溪笔谈》的粮运算题
晨露把赈棚的席子
泡成范仲淹《上执政书》
饥童的手指在土上
画着《九章算术》的方田
苏子瞻的幞头翅
扫落《齐民要术》的黍粒
苏子瞻的靴底
粘着《救荒本草》的插图
回衙的轿帘上
爬满《农政全书》的批注
8.红烧肉炖官文书——西湖砌着六井砖铭
苏子瞻的灶台蹲在衙门后院
砂锅咕嘟着江南的雨
五花肉在酱汁里翻身
背诵黄州学会的《猪肉颂》
西湖的淤泥爬上他的靴筒
每铲都挖出白居易的旧诗
菰蒲根须缠着《钱塘湖春行》
荷花梗飘着未腐的韵脚
挖泥船的竹篙
戳破李泌留下的六井图
水花溅湿他袖中的《乞开西湖状》
鱼鳞在奏折上盖满银印
炊烟把苏堤的轮廓
描成陶渊明的锄头柄
锅铲翻动时
惊起范仲淹放生的锦鲤
衙役的扁担两头
挑着《吴中田妇叹》和《秧马歌》
挑夫汗珠滴进酱汁
酿成三年陈的错金银
东坡的围裙沾满
柳永填词用的松烟墨
灶火舌舔舐锅底
把《望海潮》烧成锅巴
西湖水在陶罐里
煮着《饮湖上初晴后雨》
每沸腾一次
就吐出半句西子比喻
挖出的淤泥在晒场
被晒成汉书的竹简
每块干裂的土坷垃
都藏着半部《水经注》
更夫把梆子敲成平仄
碎瓷片在月光下
拼出半阙《菩萨蛮》
苏子瞻的铲子卡在
沈括《圩田法》的夹页里
晨露把炊烟
腌制成墨渍
每缕肉香都飘成
元祐党籍碑的笔画
西湖鲤鱼的尾鳍
扫落《赤壁赋》的残稿
厨娘的白围裙上
沾着《寒食帖》的飞白
苏子瞻的鱼袋鼓胀
吐出半块没盖章的田契
酱色在宣纸上
晕成米芾题跋的皱痕
挖泥船搅动的水纹
重组为《富春山居图》的皴法
每勺浓汤都沉淀着
《潮州韩文公庙碑》的金屑
衙门的鼓面蒙着牛皮
肉香飘过时
惊醒了包拯没审完的卷宗
苏子瞻的铲柄长出苔藓
每铲淤泥都翻出
张择端没画完的汴河泥
更漏滴穿《水调歌头》的韵脚
灶火把《定风波》烧成炭
西湖在砂锅里
炖了整整三个熙宁年
9.荷花拽断乌纱——临别顺走一抹西湖云彩
西湖的柳枝缠住
苏子瞻的衣角
每一缕都蘸满白居易的旧墨
画舫的橹声在暮色里打转
把《钱塘湖春行》搅成半盏冷茶
苏堤的桃瓣落进他鱼袋
变成未批完的公文朱批
水鸟的翅膀剪碎湖面
裁出半张泛黄的《望湖楼醉书》
孤山的梅影爬上他幞头
抖落林逋没写完的鹤粮账
保俶塔的铃铛背诵
《夜泛西湖》里漏掉的韵脚
胥吏的算盘珠滚进淤泥
数着元祐三年的赈灾米粒
更夫的梆子敲在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平仄间
苏子瞻的靴底粘着
李泌六井图的残片
每走一步都踩醒
沈括《梦溪笔谈》的水利章
雷峰塔的倒影横过来
把他的去路写成奏折格式
荷花梗里缠着
范仲淹未寄出的《岳阳楼记》
湖心的三潭突然张开
吞下他腰间没盖印的田契
月光把苏堤压成
《超然台记》的草稿褶皱
南屏钟声在囊中发芽
长出黄州带来的蓑衣线头
渔夫的网兜漏下
半阙《水调歌头》的银鳞
苏子瞻解下官袍铺在湖面
立刻被菰蒲绣成《寒食帖》
墨鱼在波心写下
比部格更曲折的离别诗
画舫的歌女嗓子喑哑
唱破《蝶恋花》的第三叠
酒保的陶瓮底沉着
柳永填词用的松烟渣
断桥的雪未落先融
烫穿他袖中的密州调任状
孤鸿的爪痕在泥滩
临摹《赤壁赋》的飞白笔法
西湖水变稠
裹住他刚写好的《八声甘州》
每个浪头都举着
韩愈《祭鳄鱼文》的残页
苏子瞻的马车轮陷进淤泥
在辙痕里
长出治河的苇芽
湖风掀开他诗稿
把淡妆浓抹一句句吹散
菖蒲在岸边重排望湖楼醉书
更漏滴穿三更时
他的影子被钉在湖心亭
上半截是待罪的杭州通判
下半截是摸螺蛳的馋诗人
晨雾把离别腌制成
《初到杭州寄子由》的墨渍
西湖在官道尽头
炖了整整三个熙宁年
10.药罐子煮着圣旨——超然台上打瞌睡
超然台的砖缝里
钻出苏子瞻在密州种的荞麦
每粒粉花都举着
《后杞菊赋》的某一页
盖公堂的梁木
背诵曹参治齐的旧律令
瓦当的苔藓正用绿舌头
舔舐黄老学说的霉斑
苏子瞻的靴底粘着
杭州带来的半片荷瓣
在台阶上踩出
《水调歌头》的平仄
北风翻检他案头的《汉书》
把《曹参传》折成纸鹞
衙前古柏的枝丫
勾住韩非《解老》的断简
晨光把官印晒暖时
砚台里游出庄子钓过的濮水鱼
每片鳞都刻着
《逍遥游》的齐物论
胥吏的朱笔卡在
《史记·乐毅列传》的缝隙
墨汁在竹简上
长出稷下学宫的蓟草
更夫的梆子敲碎
《黄帝四经》
月光把案牍
腌制成淳于髡的隐语
苏子瞻的幞头翅
扫落盖公喝剩的药渣
每粒都滚成
晁错《论贵粟疏》的黍米
超然台的月光
把影子锻造成未铸的铜鼎
鼎腹的云纹里
睡着文景之治的休书
盖公堂的鼠洞突然
涌出曹参窖藏的齐律
竹简的霉斑
正临摹淳于意的诊籍
苏子瞻的鱼袋鼓胀
吐出半卷《道德经》的帛书
每个字都在
他官袍上咬出无为的齿痕
衙门的鼓面蒙着
萧何《九章律》的牛皮
槌落时惊起
张良圯下拾的履影
更漏滴穿《秋水》篇
超然台的砖缝
长出庄周梦里的蝴蝶卵
每个清晨都孵化出
新的《鹖冠子》注解
苏子瞻的靴尖踢到
贾谊《过秦论》的碎片
弯腰时腰带松开
漏出半把文景时的铜钱
盖公的药炉余烬
重组为《黄帝内经》的某一篇
药香在梁间
写下比奏折更曲折的脉案
晨光把治绩晒成
曹参饮过的酒糟
每个政令都醉成
老子的小国寡民
苏子瞻的朱笔
在虚空里临摹
盖公最后一剂汤药的处方
墨痕落在简上
变成《汉书》里失踪的
黄老列传
11.密州蝗虫啃律法——半夜烤蚂蚱
密州的黄土
爬上苏子瞻的砚台
把杭州带来的湖光
磨成半碗治蝗的苦药汁
公文堆里窜出
韩琦青苗法的尾巴尖
城墙缺口灌进来的北风
翻检他袖中的西湖诗稿
每页都站着个
等赈粮的杭州饥民
衙前鼓的牛皮蒙着
庆历新政的旧伤疤
蝗虫翅膀的阴影
把麦田剪成《流民图》残卷
孩童的肚鸣声
对仗了范仲淹的《田家叹》
苏子瞻的靴尖踢到
王安石新法的碎瓦砾
弯腰时鱼袋漏出
半把没播种的江南稻种
官仓的老鼠在梁上
排练《盐铁论》的辩论
县丞的朱笔突然
临摹起郑侠的奏折字迹
更夫的梆子敲碎
《梦溪笔算》的田亩数
晨露把灾情
腌制成《汉书·食货志》的竹简
饥民的陶碗沿
刻着白居易的《杜陵叟》
苏子瞻的幞头翅
扫落淳化年间的陈税单
城墙的裂缝里
长出贾让的《治河策》
每个豁口都飘着
范仲淹未写完的义田记
祈雨坛的香灰
重组为《春秋》僖公三年
巫祝的铃铛摇出
《史记·河渠书》的浊浪
苏子瞻的鱼袋鼓胀
吐出半张杭州的堤岸图
密州的黄土立刻
在上面种出《圩田法》
衙门的鼓面蒙着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牛皮
灾民的眼神
把鼓槌烫出焦痕
胥吏的算盘珠
滚进《齐民要术》的裂缝
捞出来时沾满
《农政全书》的批注
蝗虫在公案上
排出《禹贡》的九州方位
苏子瞻的朱笔
变成捕蝗的竹耙
黄昏把灾情报告
锻造成未盖印的铜钱
每个字都在
庆历元宝上咬出牙印
更漏滴穿三更时
他的影子被钉在城墙
上半截是待罪的密州知州
下半截是种荞麦的老农
晨光把赈灾簿
晒成《周礼》的荒政条文
每道褶皱里
都睡着个没领粥的饿殍
苏子瞻的靴底
粘着《救荒本草》的插图
转身时官袍下摆
扫醒《孟子·梁惠王》的旧问
密州的月亮
瘦成杭州带来的鱼钩
每个夜晚都在
灾民胃里钓出蛙鸣
2024.6.2于海南创意文学院小禾写作班
附:《苏东坡长诗》(长诗16卷180章1.5万行)
目录
一.少年苏东坡——眉山明月光初现(长诗12章800行)
1. 祠堂照墨香——族谱上写诗的蚂蚁
2. 父母双亲——书斋燕泥与针线
3. 宋祚平蜀——改朝换代的童年影像
4. 顽童戏学——逃学爬树与青梅
5. 少年初成——弹弓打翻北斗勺
6. 蜀道行难——父子跋涉求学远
7. 见个张益州——忐忑识显贵
8. 金榜题名——贡院蚊子都考八股
9. 丧母锥心——灵前烛火背孝经
10. 南行远游——离乡的江湖
11. 老父求官——苏洵仕途的坎坷
12. 殿试对策——天子面前才华展
二.青年苏东坡——明月与变法的心电图(长诗11章700行)
1.凤翔槐树考——官帽总被风吹歪
2.家书背面的月亮——把弟弟画成络腮胡的夜晚
3.惊堂木开花了——公文折纸船的陈希亮
4.梳齿间的十年——亡妻变成茶叶梗
5.未批完的朱砂——父魂藏在戒尺里
6.青苗法的味觉实验——荆公新法掉进羊肉汤
7.乌鸦辩论赛——党争的杂耍班子
8.奏折里的桃花源——新政风暴中种海棠
9.致陛下的水调歌头——给皇上写情书
10.乌台诗案——监狱野餐
11.贬谪路上的野餐——流放成了美食探险
三.尘鞍诗官——苏轼杭州通判三年 (长诗11章800行)
1.官印丈量西湖畔——满湖孤鸿鸣
2.卷着公文进禅房——西湖湖寺寻僧
3.苏判官憋笑划重点—— 监试乡举
4.西湖里找奏章——挖出白居易的脚气
5.富春山捡到鱼钩——挂着前朝宰相的乌纱
6.朱砂远离红裙——酒渍不染免税名单
7.灾民碗里浮诗句——米粒排成平平仄仄
8.红烧肉炖官文书——西湖砌着六井砖铭
9.荷花拽断乌纱——临别顺走一抹西湖云彩
10.药罐子煮着圣旨——超然台上打瞌睡
11.密州蝗虫啃律法——苏太守半夜烤蚂蚱
四.密州月照少年狂——苏轼的超然台野蔬(长诗11章700行)
1. 蝗虫啃剩的判决书----抗蝗记趣
2. 射歪了豪放词----小老夫聊发少年狂
3. 月亮掉进酒壶----中秋诗用月光快递子由
4. 弃婴收养所----密州育儿所轶事
5. 野菜熬成人参汤----东坡羹诞生记
6. 骂跑龙王暴雨来----祈雨闹剧
7. 乞丐住进超然台----流浪艺人收容令
8. 石碑藏诗----三绝碑史记
9. 老鼠啃空州府----财政崩溃录
10. 花猫尾粘离别单----别密州那点事
11. 车轮碾碎穷账本----赴任徐州前传
五.黄楼记事——苏轼在徐州那些日子 (长诗10章700行)
1. 东园梅花慢慢开----作客东园琐记
2. 墨冻住了笔尖----谏用兵书那点事
3. 鲤鱼游上了书案----徐州大水
4. 抢砚台----秦七黄九趣事
5. 官帽挂上铜铃----黄楼会
6. 参寥子数错了念珠----诗僧来访
7. 文同的竹子----知州笑笑先生
8. 霉斑里长出西湖----重游江南
9. 一封信硌了苏轼牙----苏辙黄楼赋
10. 瓦当想回黄河去----苏轼黄楼赋
六.乌台十日谈 ——苏轼外放黄州 (长诗10章600行)
1.沈括的星图与陷阱——乌台诗案始作俑者沈括
2.御史们的文字狩猎——御史台围剿弹劾
3.太湖泪——苏轼湖州被捕
4.老鼠看的绝命诗——狱中绝笔
5.赦免 ——太后的药方
6.金陵来信——王安石的弦外音
7.三十九片落叶 ——牵连名册
8.乌台宾馆畅游——百日牢狱
9.火焰中涅槃——诗文化蝶
10.驴背上的新年——雪地黄州路
七.谪居的江月——苏轼黄州诗钞(长诗8章1200行)
1. 破衫裹着云朵睡——初到黄州
2. 龟背种文字——垦荒东坡
3. 猪肉香进词牌——发明东坡肉
4. 雁影踩过——孤立于风雨沙洲
5. 赤壁真相——赤壁前后赋
6. 诗书里的寒食节——寒食帖
7. 蓑衣比官袍体面——定风波
8. 与乞丐平分月光——结交农夫
9. 脚印硌疼诗行——育儿趣事
10. 铜钱串成的风铃——穷到记账
11. 黄泥捏的赤壁——黄泥坂与赤壁
12. 三间茅屋的争吵——临皋•东坡•雪堂
13. 田埂上的奏折——忧国老农
14. 迟到的赦免令——神宗的救赎
15. 行囊里的江湖——离黄州调令
八.求田问舍——苏轼飘泊常州 (长诗8章600行)
1. 草鞋踏云记——游庐山题西林壁
2. 兄弟对账本——筠州访子由
3. 药炉上的家书——殇子
4. 棋局里的旧账——金陵会王安石
5. 江豚查公文——真州暂居
6. 求田问舍——落子常州
7. 驿站算盘珠——南都来去
8. 地契发芽了——阳羡新炊
九.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风雨京华十一幕(长诗11章900行)
1. 新朝旧墨——元祐更化
2. 蚂蚁打架——调和与冲突
3. 朱门咬人——不到中书不是官
4. 白胡子发芽——范镇的讣告
5. 蜡烛告密——学士院风波
6. 尿床小皇帝——经筵与驱程
7. 牡丹长刺——元祐党争
8. 笏板开花——象牙吐蕊
9. 考棚变戏台——试院抡才
10. 金莲烛流泪——御前独泣
11. 马车吃撑了——自请外放
十.汴京浮世绘——京华遗梦10章(长诗10章600行)
1. 珠帘外的冻梨核——高太后惜才记
2. 朱笔下的醉蟹印——做皇帝秘书
3. 灵堂诗僧——拟司马光葬礼辞
4. 墨鱼啃新法——拟贬吕惠卿诏
5. 茶烟缭绕——苏门四学士聚汴京
6. 砚台游动的黄河鲤——龙图阁学士记事
7. 诗赋当饭否——皇帝不懂苏诗
8. 出头鸟——党羽妒忌苏诗
9. 浪尖上——赤壁赋在长江西湖东海南海荡漾
10.奏请外放——回西湖写诗去
十一.二次治杭——苏东坡治杭纪要(长诗13章1000行)
1.清湖记——西湖疏浚始末
2.筑堤记——苏堤建造九百日
3.修井记——李泌六井修复
4.放生记——中国首家公立放生池
5.医坊记——中国首家公立医院
6.赈济记——江淮大旱救济1
7.施粥记——江淮大旱救济2
8.访禅记——与参寥子辩才交游
9.题诗记——竹寺题诗风波
10.奏湖记——乞开西湖状
11.还朝记——奉召回京
12.破琴记——雷琴碎梦的隐喻
13.东府记——新政旧党
十二.东坡治三州——颍州·扬州·定州(长诗14章1000行)
1. 雪粒在河堤跳舞——清河治水
2. 粟米梦见蒲公英——赈济雪灾
3. 欧阳修的酒壶——与赵令畤唱和
4. 芍药仙子——废除万花会
5. 天圣年的欠条——奏免积欠风波
6. 平山堂喝月光酒——题壁怀欧阳修
7. 铠甲们——整顿边防
8. 契丹使臣的箭书——拒辽使挑衅记
9. 丑石在雨坑——雪浪石
10. 菊花拒绝开放——初和陶渊明
11. 城门嚼碎车轱辘——二次还朝
12. 御史台里讽刺剧——再被围攻
13. 白梅之灵——丧偶之痛
14. 宫漏停摆——太后去世•流放惠州
十三.东坡的岭南烟火——惠州流人 (长诗14章1000行)
1. 官帽挂在杨柳梢——贬向惠州
2. 热风专咬穷光蛋——翻山越岭
3. 燕子说黄州话——初到惠州
4. 箭靶画着儋州——明枪暗箭
5. 教蚂蚁认秤星——为民操劳
6. 炼丹炉打喷嚏——养生趣事
7. 断线念珠——朝云离世
8. 渊明酒泡惠州月——和陶诗记
9. 奏折留白处——白鹤新居
10. 和尚茶饼——方外交游
11. 蚂蚁书稿——著书立说
12. 拔秧凳子木头马——推广秧马
13.不辞长作岭南人——日啖荔枝
14. 椰子说下次贬往月亮——再贬海南
十四.南荒烟火——东坡流放儋州(长诗17章1200行)
1. 椰树浩荡命运——海南风物
2. 蚁国翰林院——筑桄榔屋
3. 吃芋头像啃奏折——南荒食单
4. 飓风吹起房顶——茅屋春秋
5. 教八哥背圣旨——桄榔学堂
6. 酒浪拍醒的诗行——载酒堂
7. 老百姓误食毒菇——采药救人
8. 墨鱼吐纳星斗——南溟制墨
9. 海胆牡蛎的乡愁——父子庖厨
10. 罗浮星斗坠椰杯——交游方士
11.书里爬出馋虫——桄榔夜读
12. 棉田生长的诗行——南荒学农
13. 教水牛学《周礼》——文化下乡
14. 浪尖上的策论——学子课业
15. 箭毒椰雕——黎峒习俗
16. 泪潮冲刷归途——儋州别
17. 老骨丈量海图——北归渡琼州
十五. 东坡漂流记——北归十四幕(长诗14章1100行)
1. 吃路边摊——雷州会秦观
2. 挤爆廉租房——羊城会子
3. 在韶关服务区——韶州行脚
4. 赣州小旅馆——虔州夜泊
5. 野导坑假茶——庐山云雾
6. 导航失灵绕圈子——归程何处是
7. 南京住院——金陵染病
8. 蜗居——终老常州
9. 爆红上热搜——民间封神
10. 儿孙众筹——修族谱
11. 表情包刷屏——身后网红
12.网红打卡点——三苏祠堂
13. 海南分校——东坡书院
14. 机器人讲解——东坡纪念馆
十六. 诗和远方——书斋内外(长诗15章1100行)
1. 朝堂与书斋——文忠公
2. 烟火修行——神•仙•人
3. 田园志——东坡居士
4. 苏门家事——全家福
5. 文墨交游——苏门六君子
6. 知己之情——王巩
7. 文房四友雅集——文友画友书友
8. 诗词唱和——文人诗人词人
9. 市井交游——农友商友工友
10. 笔墨丹青——书法与国画
11. 养生修道——瑜伽与炼丹
12. 诗酒宴游——宴游和谐谑
13. 文人意趣——书斋文物
14. 进退之间——谦退之道
15. 心系黎庶——百姓之友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