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夏寒

深刻的思想里折射出的光芒

——评王立世的组诗《小麦如是说》

2025-08-28 作者:夏寒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夏寒,中国作协会员,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多家报刊专栏作家,《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主编。已在海内外100余家主流报刊发表作品100多万字。散文诗、诗歌入选权威选本、重要选本和年选本100多次。
王立世简介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在《诗刊》《创世纪》《中国作家》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15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评论200多篇。诗歌代表作《夹缝》被《世界诗人》推选为2015“中国好诗榜”二十首之一,入选高三语文试题。诗歌入选《诗日子》《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到英美等国。著有诗集《感叹号》《夹缝里的阳光》,主编《当代著名汉语诗人诗书画档案》。《文艺报》《文学报》《名作欣赏》等报刊多次推出本人作品的评论文章。获2022年度十佳华语诗人、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新锐奖、全国第二十五届鲁藜诗歌奖诗集二等奖、2021年全国十佳诗歌评论家、首届“新时代.鲁迅诗歌评论奖”、2022年第二届“名作欣赏杯”晋版图书书评大赛二等奖等。

 

  王立世是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的一位诗人。这些年来,他在诗歌评论与创作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的短诗风格独特,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特征。这组《小麦如是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短诗作品。

  他的诗,是对情感的一种深刻把握,也是与内心对话的重要方式。他的诗,往往触及人生的本质。他的诗,以简洁凝练著称,尺幅千里,言简意赅,善于选取独特的意象,通过简单的语言符号,引导读者从不同视角窥探世界。

  他的诗,常常蕴含着强烈的道德诉求和苦难情结,通过对人生困境的描绘,传达出对传统道德和价值的坚守,擅长托物言志,通过寻常之物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其咏物诗往往不局限于物的外在特征,而是赋予其独特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内涵。

  他的诗,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平衡,既关注现实生活的困境,又保持对理想的追求和信念。他的诗,结构完整、情感凝练、主旨鲜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同时又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他的诗,不仅关注外部世界,也深刻反省自我,通过对自我存在的审视和批判,直击内心的黑暗与虚无。在此,我们就对他的短诗逐一进行剖析和解读,以飨读者。

  《感叹号》以独特的倒立形象,巧妙地运用技巧渲染情感,勾勒出一个始终惊叹世间万物的灵魂。诗人通过“每天都在感叹,那些容易弯曲的事物”,不仅展现了感叹号对随波逐流的深切同情,更隐含了对坚强不屈品质的无限敬仰,让读者在感叹号的倒立人生中,感受到一种不屈不挠、持续探索的精神力量。

  《这倒霉的梯子》以梯子为喻,巧妙揭示了人生境遇与人性之恶。上天堂时被撤,下地狱时又被搬回,这不仅是对梯子“倒霉”命运的戏谑,更是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反思,梯子的遭遇,让人在苦笑之余,也不禁对生命的不可预测性产生共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的佳作。

  《我这盏灯》以独特的视角,将生命比作一盏灯,充满了深刻的寓意。“我这盏灯”象征着生命之光,其突然熄灭预示着生命的终结。诗人对“灯口生锈、玻璃碎裂、钨丝黑化”的细腻描绘,生动展现了生命消逝后的凄凉与无奈。“灵魂再不能发光发热”深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灯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心迹》是一首深刻表达内心遗憾与追求的短诗。“晒盐”、“提取钙”象征劳动与坚韧,诗人后悔未能通过努力付出获得成就自我,体现对自我价值实现的不满。同时,“捧出太阳”则象征理想与希望,表达诗人对内心深处理想主义光芒的渴望,却因心海抑郁而难以实现,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它启示我们,面对生活,应不懈追求,勇敢捧出心中的太阳,照亮前行的道路。

  《春天贴》以细腻的意象描绘,勾勒出山坡野花、树上鸟鸣及河中野鸭的生动画面,节奏轻快,宛如春日序曲。诗人巧妙引用自然之景,寓情于景,却以“谁是我的春天”收笔,留下淡淡忧郁与无限遐想,作品在意象、节奏与情感间游刃有余。

  《钓鱼》通过隐喻表达,将钓鱼者与鱼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世界的互动。“钓鱼者常常被鱼钓走”形成鲜明对比,对照出人与世界主宰地位的模糊性。紧接着,一江春水作为旁观者,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更突显了人生的无奈与复杂,引人深思。

  《雷》诗则以雷为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力量与爆发力。“我”虽平日里默默无闻,却如埋藏在路上的雷,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一旦有人践踏,便会展现出惊人的威力,这种比喻新颖独特,既展现了“我”的内敛与深沉,又让人感受到其不容小觑的力量。

  《灯》以“灯”为喻,深情描绘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母亲是引路人,将“我”带到尘世,深知人生之路的黑暗与艰难。她不放心“我”独自面对世界,于是提前备好一盏灯,这灯象征着母爱的温暖与指引。“我”提着这盏灯,勇敢地穿越人生的黑暗与困境,每一次的跌倒与爬起,都有这盏灯的陪伴与鼓励。剩下的光阴里,母亲的目光如影随形,她始终在远方默默注视着“我”,给予“我”无尽的力量与勇气,表达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让人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力量,激励人们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

  《我与落叶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巧妙就巧妙在对比,都在落,但落得不一样,在共鸣中感受到自然的强大与人的弱小,情感真挚,意蕴深厚。

  《夹缝》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夹缝中生存的艰辛与无奈。诗中的草、花、鸟、阳光、风、雨,皆在夹缝中呈现出扭曲的状态,透露出生活的重压。然而,诗人却将夹缝视为“今生唯一的安身之地”,展现出坚韧与不屈。诗人以一连串的排比句在感叹生活不易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独有的的坚强与希望。作品构思巧妙,“夹缝”透出了一股特有的力量。

  《夹缝里的风》以自然景象,寓情于景,通过“天外吹来”的风,生动描绘了其对草木、花朵及树叶的猛烈冲击,展现了风的无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如“吹得哆哆嗦嗦”、“吹落一地”、“一扫而尽”,形象地刻画了风的肆虐。

  《夹缝里的花》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花朵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与美丽,传递了生命不屈的精神。“缺水、缺氧、缺光”,形象描绘了花朵生长的恶劣环境,暗示了生命的艰辛与挑战。 “说开就开”,展现了花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韧品质,体现了生命的力量。 “低着头,像一个不多说话的君子”,表达了花朵的谦逊与内敛,给狭小的世界带来美和香,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凋谢时,也没有一点遗憾”,展现了花朵对生命的坦然与接受,传递了生命无悔的哲理。

  《爬山》以登高喻人生,意境深邃。面对挑战,心怀胆怯,非惧山之陡峭,实恐云雾遮心。正如诗中所言,“面对高山我有点胆怯,不是怕它陡峭,而是怕爬上去了,云里雾里,再也找不到自己”,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内心的矛盾与恐惧——既向往高峰,又担心在成功中迷失。

  《山》以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座平凡之山。诗人笔下的山,不高大、不险峻,亦无迷人风光,却引人深思。上山者如云,风吹即散,暗示人生之飘忽迷茫与无常。诗人自谓从未登山,亦无遗憾,展现其超脱心境。诗人以山为喻,探讨人生选择与态度,意蕴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无题》以自然景象开篇,乌云与雨营造压抑氛围。乌云钻进深山,雨在山口滴嗒,预示着一种不安和困境的来临。行人慌乱中躲进黑洞,象征着人们在困境中寻求庇护的本能反应。天晴后未找到出口,寓意深刻。天晴象征着困境的暂时结束,但行人却未找到出口,暗示着即使外部条件改善,内心的迷茫和困境仍可能持续。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助和迷茫,以及在困境过后仍可能面临的内心挣扎,诗中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贾处长》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意象画面。 “贾处长”的神秘与傲慢,通过电话对话的形式得以展现。诗人巧妙地运用“电话一下掉在地上”的细节,营造出一种突兀而富有张力的氛围,使得“贾处长”的形象更加鲜明,诗人以诗歌的表达方式却向读者展现了小说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效果。

  《草族》以“我不沾花,但惹草”开篇,独特地揭示了诗人的情感倾向。通过细节描写,如“春天里,我不在花下,而在草里”,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草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用“像兄弟,也像情人”来形容与草的关系,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质朴,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质朴的平民意识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月》诗以月喻梦,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与象征手法。诗人将童年的梦想比作那轮皎洁的明月,用拴风筝的线去拴月,象征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梦想似乎也变得遥不可及,就像那丢失的拴风筝的线,月也比童年更加遥远。诗中的月,不仅是童年的梦想,更是人生追求的象征。诗人以月为载体,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也表达了对未来梦想的执着与坚定。作品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锁子》开篇以“闲置的时光,庭院芳草已发黄”描绘了一幅被遗忘的画面,暗示时间的无情流逝与生命的逐渐凋零。“在不安的岁月深处,被摆弄出一种哭笑不得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光中的无奈与挣扎,情感复杂而深刻。“你总在遥想,时间如渗透力很强的水,生命迟早会生锈”,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时间的侵蚀力与生命的脆弱性。诗人通过描绘闲置时光与芳草发黄,表达了在不安岁月中的无奈与挣扎,以及时间如水般侵蚀生命,使生命逐渐生锈的深刻主题。

  《小麦如是说》以小麦的视角,生动描绘了其从田野到餐桌的蜕变过程。“麦穗”、“麦浪”等意象,展现了小麦的生机与力量。而“被剥去皮,磨成面”则寓意着牺牲与奉献。让人感受到小麦平凡中的伟大,以及生命循环不息的哲理,可谓寓意深刻。

  《水》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水的三重特质:柔软、清澈与适时之坚。诗人借水喻人,言其柔弱中蕴含顺应,清澈里映照真我。而当严寒来袭,水以冰之姿,展露坚韧,对抗生活之难。全诗意象生动,哲理深邃,于细微处见大义,启示读者在柔软与坚强间寻得生命平衡。

  王立世的诗歌语言,如微风拂过湖面,轻轻柔柔,却又不失力度。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宝石,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诉说着关于人生、生命、自然、历史、社会与梦想的深刻哲理,他的诗歌通过巧妙的意象与隐喻,将复杂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融为一体。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他的诗歌,深刻的哲理内涵以及鲜明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他的每一首诗歌都是深刻思想里折射出的光芒。我相信,每一个用心品读他诗歌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与启示。

  2024.12.2初稿,定稿于2025.2.5
  部分内容刊发于《山西法制报》2025年8月15日


小麦如是说(组诗)
王立世


感叹号
 
倒立了一生
每天都在感叹
那些容易弯曲的事物


这倒霉的梯子

上天堂时
有人把它撤走
下地狱时
有人又把它搬回


我这盏灯

如果我这盏灯突然灭了
我怕灯口生锈
美丽的玻璃碎裂一地
钨丝永远黑下去
灵魂再不能发光发热


心迹

我后悔一生的是
不能从汗水里
晒出更多的盐
不能从骨头里
提取更多的钙
不能从抑郁的心海里
捧出一颗理想主义者的太阳


春天贴

山坡上的野花
树上的鸟鸣
河中扑腾的野鸭
都够美的
可我不知道
谁是我的春天


钓鱼

钓鱼者
常常被鱼
钓走
这世界
弄不清
谁在钓谁
一江春水
眼睁睁地看着




我一辈子
没有像雷那样
大声说过一句话
却像埋在路上的雷
谁踩了
才知道我的厉害




母亲把我带到尘世
知道黑暗将我淹没时
天上那些星星靠不住
就提前给我备好一盏灯
我提着这灯
一次次地
穿过人生的黑暗
剩下的光阴
母亲肯定也在看着我


我与落叶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

一片落叶离开枝头时
就像我离开尘世一样
我怀疑我没有落叶从容和镇静
我离开尘世时
就像落叶离开枝头
我怀疑落叶没有我伤感和绝望


夹  缝

夹缝里的草弯着腰
夹缝里的花低着头
夹缝里的空气异常稀薄
夹缝里的鸟鸣已变调
夹缝里的阳光都被折射过
夹缝里的风如箭
夹缝里的雨像子弹
夹缝,夹缝
你是我今生唯一的安身之地


夹缝里的风

从天外吹来
把弯腰的草吹得哆哆嗦嗦
把低头的花吹落一地
把树上的叶子一扫而尽
以锐不可挡之势
把夹缝洗劫一空


夹缝里的花

缺水、缺氧、缺光
说开就开
低着头,像一个
不多说话的君子
给这个狭小的世界
留下美和香
凋谢时
也没有一点遗憾


夹缝里的阳光

一束生动的光
经过多次折射
才抵达潮湿的夹缝
夹缝兴奋了许久
那些灰暗的草木
开始欣欣向荣
那些憔悴的鸟儿
开始鸣翠柳


爬山

面对高山
我有点胆怯
不是怕它陡峭
而是怕爬上去了
云里雾里
再也找不到自己




这座山并不高
更不是高不可及
也没有什么风景
上去的人如天上的云
风一吹就不知去向
我没有什么烦恼和遗憾
因为我从没想上去
也从没上去过
我只是在山下
看了看
就干别的去了


无  题

乌云钻进深山
雨,开始在山口滴嗒
行人慌乱
躲进一个黑洞
天晴后
也没找到出口


贾处长

一个人给我打电话
我问他是谁
他说贾处长
我又问他
贾处长是什么东东
他一声不吭
电话一下掉在地上


草族

我不沾花
但惹草
春天里
我不在花下
而在草里
多少年了
我与花保持足够的距离
而与草不分你我
我与草像兄弟
也像情人




小时候
让妈妈用拴风筝的线
给我拴月
妈妈漫不经心地说
长大了
自己会拴的
现在
拴风筝的线丢了

比我童年
还遥远


锁子

闲置的时光
庭院芳草已发黄
在不安的岁月深处
被摆弄出一种哭笑不得的声音
你总在遥想
时间如渗透力很强的水
生命迟早会生锈


小麦如是说

曾与伙伴们结成麦穗
在田野里锋芒毕露
风一吹,麦浪滚滚
有排山倒海之势
成熟的季节,告别了土地
被剥去皮,磨成面
搀进水,反复搓揉
今生,我不再是我自己




柔软得
无法站起来
清澈得
一眼能看到底

只有特别冷时
才会收缩自己
表现出一点坚硬
来对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