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诗意浓 天山雅客聚
——中诗在线新疆频道举办欢迎中诗网总编周占林先生来疆采风暨“诗韵天山金秋诗会”活动
金秋时节的天山脚下,秋意正浓,硕果飘香,天蓝云淡,风光正好。一场以诗为媒、以情会友的文化盛事——中诗在线新疆频道欢迎中诗网总编周占林先生来疆采风暨“诗韵天山金秋诗会”活动于8月23日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
《中诗网》总编辑、中国作协会员、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周占林先生及夫人受邀出席,中诗在线新疆频道、天山诗歌(刊)、环球诗歌、军垦书院、昆仑文苑、新边塞诗苑等媒体平台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欢迎仪式,为这场诗会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次“诗韵天山金秋诗会”的举办,既是对新疆壮美自然风光与多元文化的诗意礼赞,也是响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文化举措。诗会主办方代表,中诗在线新疆频道总编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新疆作协会员沙舟(本名王金海)先生对周占林先生及夫人来疆采风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在饱览大美新疆风景同时,品尝好新疆美食,写出更多赞誉新疆的诗歌。
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乌鲁木齐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中诗在线新疆频道执行总编桑山(本名张泽芳)在致欢迎词时说,在这秋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来自远方的周占林先生及夫人,还有各位嘉宾、诗友齐聚乌鲁木齐,让这座城市因诗歌而更具活力。“天山的金秋如诗如画,连绵起伏的山脉在艳阳下泛着金光,广袤无垠的草原像金色地毯铺满大地,清澈见底的湖泊倒映着蓝天白云与青黛山峦,这一切都是诗歌创作的宝贵素材,能为诗人们带来无尽灵感。”桑山特别提到,周占林先生的到来不仅让诗会蓬荜生辉,更对指导、扶持新疆诗歌事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以周先生的诗意风范为引领,以诗会友,用诗歌表达对天山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对未来的憧憬。”
作为此次诗会的重要嘉宾,周占林先生在发言中对“诗韵天山金秋诗会”的举办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新疆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天山的雄伟、草原的辽阔、湖泊的清澈,还有边疆人民的热情与坚韧,都让人为之动容。“多年来,我一直关注新疆诗歌的发展,这里的诗人用真挚的情感书写家乡、书写时代,创作出了许多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周占林承诺,将继续发挥《中诗网》平台优势,为新疆诗歌爱好者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推动新疆诗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新疆军垦书院荣誉院长、环球诗歌国际网络文化传媒常务总裁兼总编辑天山剑(本名杨祝祥)在发言时说,以“诗韵天山,金秋送爽!八月新疆,溢彩流光”开篇,用诗意的语言欢迎周占林先生及夫人的到来。此次诗会以诗为媒,为边疆诗歌爱好者搭建了与国内诗歌界名家交流的桥梁,而周占林先生的作品始终以赤子之心书写家国情怀,“《黄河》《昆仑》般的笔力,构筑起当代诗歌的精神高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认为,新疆的壮美山河与多元文化,是诗人笔下天然的“修辞库”,“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故事,每一处风光都能激发灵感。期待在周先生的引领下,我们能用诗歌解码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让《诗韵天山》成为连接东西部文化的诗意纽带,让更多人通过诗歌读懂新疆、爱上新疆。
中诗在线新疆频道执行总编文木(本名刘琳,新疆作协会员、中国铁路作协会员)、军垦书院院长文士(本名崔超群,资深媒体人,30余年新闻从业经历,主任记者)、五五(本名沈学武,媒体记者、新疆作协会员、中国铁路作协会员)、晟萍(本名李生平,新疆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天山诗歌、《天山诗刊》总编辑高军保,《天山诗歌》副总编辑薛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杨布谷(本名杨万才,曾任国企报社总编辑,现供职于新疆某国企),中诗在线新疆频道副总编小溪跌宕(本名李吉菪,某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乌市水区作协会员)出席了诗会活动。
活动现场,文木、高军保、晟萍、小溪跌宕、杨布谷等诗人不仅分享了诗歌创作的见解,共话新疆文化与经济发展,还现场朗诵了周占林诗歌作品以及自己的原创诗作。“天山雪水滋养着每一行诗,大漠胡杨赋予诗歌不屈的风骨”,一首首描绘新疆风光、抒发家国情怀的诗歌,让现场充满着浓郁的诗意。
此次举办“诗韵天山金秋诗会”,是以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为契机开展的一次诗意盛会。后期将组织诗人深入乌鲁木齐周边采风,走进草原、湖泊、乡村,近距离感受新疆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为后续创作积累素材。“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诗会,搭建起疆内外诗歌交流合作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的文化魅力,同时推动新疆诗歌事业蓬勃发展,让诗歌的种子在天山脚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沙舟在总结讲话中说。参会的诗友们表示,将带着对诗歌的热爱、对新疆的深情,走进天山深处,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辽阔,用心灵感受这片土地的温度,用笔墨书写属于天山金秋的诗意篇章。
近年来,新疆文学事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诗人,他们以独特的视角书写边疆的发展变化,用文字讲述新疆故事,让更多人通过文学作品认识新疆、了解新疆。此次“诗韵天山金秋诗会”的举办,无疑为新疆文学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东西部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桥梁。正如桑山所说,“诗歌没有边界,热爱不分地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的诗歌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新疆的文化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