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林徽因舞剧《人间四月天》在京上演

2024-05-22 作者:张译丹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舞剧聚焦于林徽因一生的重要节点,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溶于充满张力的国标舞步之中,实现文学与历史的多声部的互动。

  作者:张译丹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2024年5月9日至11日,时值林徽因诞辰120周年,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原创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正式公演。舞剧聚焦于林徽因一生的重要节点,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建筑古迹的走访与跋涉经历、战乱时代的迁居与流亡生活、烛照未来之路的诗心信仰......溶于充满张力的国标舞步之中,实现文学与历史的多声部的互动。

  1934年,林徽因在《学文》发表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年8月,《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山西通信》,在这篇通讯中,林徽因写到:“旬日来眼看去的都是图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古事。”时隔90年,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将属于林徽因的传奇故事与鲜活日常呈现出来,现代舞剧与中式古典美学相碰撞,召唤逝去的时间与记忆,从“游历欧洲”到“信仰之灯”,13幕剧情片段编织了林徽因的一生。

  作为徐志摩挚友的林徽因,是上承“新月”、下启“现代”,在历史交汇处弹奏生命回旋曲的诗人,康河的柔波见证了二人的情谊,两人留下了不少酬唱应和的诗篇,徐志摩逝世后,林徽因还曾写下《悼志摩》《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等文,以此纪念这位曾造就“生的理想”的伟大诗人。

  作为梁思成妻子的林徽因,是独见精彩、常发表高明议论的建筑家,他们都为着同一个建筑理想,把建筑史当作一部最有趣味的侦探小说来探索。“营造学社·榫卯”“梦回佛光寺”“李庄撰书”等幕,联结二人在建筑领域的重要事迹,讲述关于“信仰”的故事。

  林徽因还是联结30年代北平文化圈的重要一员,胡适、徐志摩、沈从文、费正清夫妇、金岳霖等人,都是“太太的客厅”的常客,他们谈建筑、聊见闻,赏小说、读诗歌,论教育、解新知,言语间闪烁真知灼见,“北总布胡同”一幕,还原了沙龙的热闹氛围。

  在《哭三弟恒》中,林徽因写到:“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动荡年代里,林徽因深感民族与国家交予她的使命,无论是她的写作,还是她的为人,都显示出终极、隽永的人文关怀。建国以后,林徽因更是身体力行,参与新中国的建设,“景泰蓝·和平鸽”“学府明灯”“星河麦浪·纪念碑·国徽”几幕,彰显林徽因的拳拳爱国之心。

  记忆的梗上飘过两三朵娉婷,肢体的语言诉说昼梦与瞑思。《人间四月天》将英式国标舞、阿根廷探戈、弗拉门戈、布吉伍吉、美式摩登等舞种结合在一起,辅之中国舞蹈的步伐与技术,突破时空界限,庚续中华文脉,旁白贴近史料,努力还原历史现场中最真实的林徽因形象,讲好林徽因故事的同时,也讲好“中国故事”。

  5月1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为林徽因追授建筑学学位,属于林徽因的一个时代过去了,可在这时代,她的影子仍在浮沉,她的故事仍在上演,《人间四月天》便是这时代献给林徽因的一份礼物,当“少女的我,曾随父亲漫游欧洲......”的旁白声响起,摇曳的舞姿再次开启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