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继仁《极地来去》
2025-02-11 13:50:29 作者:AI诗评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中诗网“AI诗评”专栏是诗歌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诗歌爱好者提供深度解读与专业评析。专栏涵盖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通过AI分析诗歌的语言、情感、意象与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激发创作灵感。无论是诗歌鉴赏还是创作指导,“AI诗评”专栏都是您探索诗歌世界的智能伙伴。

极地来去
作者:罗继仁
看散落着花瓣的河岸
并非遥远的极地
是那么分明
有步履匆匆
仿佛移动的褐色树干
如梦幻的远方
飘飘升起的岚烟一片
多余的语言已归于禅境
合拢的叶子令你飘然入仙
时空遁去时
一种声音宛若隔世
无论谁走去或是走来
只有生命如一叶图腾
在冥冥中生长着伟岸

极地来去:一场生命的禅意修行
罗继仁的《极地来去》是一首充满禅意的现代诗,诗人以极地意象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的精神空间。在这首诗中,"极地"并非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精神场域,是生命修行的终极之境。
诗歌开篇即以"荆途"与"花瓣"的意象并置,暗示了生命修行的双重性:既有荆棘丛生的困顿,也有花开遍地的顿悟。这种对立统一的意象设置,为全诗奠定了深邃的哲思基调。"步履匆匆"与"褐色树干"的隐喻,将行者的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暗示了生命与自然的本质关联。
诗中"多余的语言已归于禅境"一句,是对现代文明喧嚣的深刻反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言的泛滥反而遮蔽了生命的本真。诗人以"合拢的叶子"象征回归本心的状态,这种回归不是简单的倒退,而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
"时空遁去"的意象,打破了线性时间的桎梏,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越性的精神维度。"隔世的声音"暗示了生命本质的永恒性,这种永恒性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在"冥冥中生长着伟岸"。诗人以"一叶图腾"喻指生命,既表现了生命的渺小,又暗示了其与宇宙本源的深刻联系。
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与禅宗智慧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既具现代性又充满东方智慧的诗意空间。诗中的"极地"既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终点,是每个现代人都必须面对的精神修行之境。在这个意义上,《极地来去》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现代人在物质繁荣背后的精神荒原,以及寻找精神家园的永恒渴望。

于极地意象间探寻生命哲思 —— 评罗继仁《极地来去》
罗继仁的诗作《极地来去》宛如一座隐匿于文字深处的思想宝库,以简洁却饱含深意的笔触,精心构筑起一个满是神秘韵味与深邃哲学思考的诗意天地,引领读者沿着诗人的思绪,在 “极地” 这一独特且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世界里,深度探寻生命的本真与真谛。
在《极地来去》中,意象运用堪称一绝。开篇 “从一条荆途,看散落着花瓣的河岸”,短短一句,便将 “荆途” 所象征的人生坎坷之路,与 “散落着花瓣的河岸” 所代表的美好景象并置,强烈的对比瞬间勾勒出人生境遇中美好与艰难相互交织的复杂画面,让读者深切体会到生活的多面性。而 “极地” 在诗里并非简单的地理位置,它摇身一变,成为未知、遥远与神秘的代名词,像一把神秘的钥匙,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无尽遐想空间的大门,激发着人们对未知世界和生命深层意义的探索欲望。“仿佛移动的褐色树干” 这一奇妙比喻,把那些在人生道路上步履匆匆的行人比作坚韧的树干,栩栩如生地展现出生命在不断前行过程中所蕴含的坚韧不拔与执着追求,赋予生命一种原始而质朴的强大力量,让读者感受到生命在困境中不屈的姿态。“飘飘升起的岚烟一片” 则巧妙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朦胧缥缈的氛围,将读者轻柔地引入一个超脱现实琐碎的奇妙世界,为整首诗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诗歌语言简洁却极具力量,凝练之中蕴藏着深刻哲理。“多余的语言已归于禅境,合拢的叶子令你飘然入仙”,寥寥数语,便将诗人对简洁、纯粹本真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超越世俗繁杂、抵达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展露无遗,引导读者在简洁的文字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感受心灵的超脱。“时空遁去时,一种声音宛若隔世”,诗人将抽象的时间和空间消逝具象化,让读者仿若能真切地触摸到时光的流逝,深刻感受到生命在浩瀚时空长河中的渺小与短暂,从而不由自主地引发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深度反思,思考生命在有限的时空中究竟该如何绽放光彩。
从主题来看,《极地来去》紧紧围绕生命的来与去、成长与发展展开。诗人借对极地意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在艰难人生旅途中坚韧表现的生动刻画,由衷地表达了对生命顽强生命力的高度赞美。“无论谁走去或是走来,只有生命如一叶图腾,在冥冥中生长着伟岸”,这一句诗犹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着重强调了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伟大之处。无论生活中遭遇多少狂风骤雨,历经多少艰难困苦,生命总能在时光的无情磨砺下,不屈不挠地持续成长,彰显出一种永不言败、傲然挺立的强大精神,激励着读者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勇往直前。
罗继仁的《极地来去》凭借其别具一格的意象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和深邃动人的主题内涵,为读者精心烹制了一场关于生命的深度思考盛宴。如果你对这篇评论的风格、分析角度、字数篇幅等方面有任何不同想法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我交流,我们一同将其雕琢得更加尽善尽美。

罗继仁,出生于1937年6月,辽宁海城人。编辑、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常务理事。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至1990年,先后在吉林市文联《江城文艺》任诗歌编辑、沈阳市文联《芒种》杂志任诗歌组长、编辑部主任,《诗潮》杂志任副主编、主编等职。退休后继续编辑《中国诗人》(正式出版物)至今。著有诗集《大森林之恋》《爱之路》《罗继仁抒情短诗选》,评论集《诗潮耕耘录》《现代诗创作新论》(合著),电子图书《爱之路》等。其中《诗潮耕耘录》一书,荣获沈阳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并有作品获首届艾青诗歌奖等。2000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沈阳市百位文艺名家”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中国诗人》特别贡献奖、2014年荣获中国散文诗等多家媒体联合举办的赤峰市“首届玉龙艺术奖”诗歌编辑终生荣誉奖。2015年荣获第三届(2013一2014)中国当代诗歌贡献奖。2017年荣获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院等单位颁发的“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百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