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侗寨,阿棉的家(组章)
2025-04-12 作者:箫风 | 来源:《三省坡》 | 阅读: 次
箫风,中国诗歌学会散文诗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湖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主任。

芋头侗寨
站在芦笙鼓楼下,随便选一个角度,俯仰之间都是一幅上好的水墨画。那因山就势的古侗寨,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幢幢明清时的雕花木楼,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溪畔或山脊上。
在寨子里走一走,你会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是古旧的:廻龙桥的石碑是旧的,古驿道的石阶是旧的,萨岁坛的传说是旧的,古戏台的时光是旧的……连徜徉在花街的你,也成了古旧的画中人了。
这时,你会惊奇地赞叹:这古风古韵的侗寨“布达拉宫”,果然如诗如画名不虚传。

这里,平时鲜见成群结队的游客身影,沉寂的时光里流淌着芋头溪的低吟浅唱。提篮售卖的老阿婆,在沿街的木楼前摆下自产的腊肉、甜酒、溪鱼干,静静地等待路过的游客。
徘徊在古寨,你恍惚置身于梦中的仙境,置身于隔世的安详,哪怕一点点喧嚣,都会稀释了这刻骨铭心的静美。你不由地想坐下来,赶紧清空心中的烦躁,把一曲安静的侗寨小调装进去。
这时,你会由衷地喜悦:这宁静的古寨就是梦中的样子,依然镌刻着前世深深的眷恋。

阿棉的家
阿棉,一个让人温暖的名字。
阿棉的家,一座盛满温情的侗寨木楼,一个让心灵栖息的巢。
木楼的上空,飘着白云的翅膀,飘着炊烟的心跳。
雕花的窗棂里,装着侗寨飞檐翘角的鼓楼,层层叠叠的梯田,晨雾缭绕的山林,也装着一个少女七彩斑斓的梦。
从侗寨走出去的阿棉,把童年留在了木楼里,把眷恋留在了山寨里。
“第一师范”的舞台上,还闪动着她青春的舞姿;

礼雅小学的课堂上,还回响着她与孩子们朗朗的书声……
如今,思乡的阿棉回来了。
回来的阿棉,怀揣着暖心的诗歌,怀揣着神奇的童话,怀揣着乡村振兴的梦想,回到了魂绕梦萦的克通侗寨。
这小小的山寨,因为阿棉而温暖,因为诗歌而多彩。
走进“阿棉的家”,你会邂逅不期而至的惊喜,你会遇见诗意盎然的春天。

与阿棉登楚文塔
登楚文塔,是为了看浏阳河。
是为了圆一个童年的梦。《浏阳河》一直住在我童年的梦里,一直在梦里滔滔流淌。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
这梦中的曲儿,弯过九道弯,沿着五十里水路,流到了湘江,流到了湘潭,流到了亿万人民的心中。
当我们登上九层塔顶时,我的梦醒了——
阿棉指着西湖山下一湾碧水说:看!那就是浏阳河,那就是浏阳河最美的一道弯!

我们绕塔一周,举目远眺,浏阳城蝶变的新貌尽收眼底。
俯瞰塔下,边走边谈的老风和苏启平正在向我们招手,那万绿丛中的一点红,正是老风。
一阵清风吹来,吹走了身上的尘埃和疲惫。
我们拾阶而下,渐行渐远的民谣在时光背影里回荡,追逐着浏阳河的浪花隐于风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