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放歌》唱响大湾区——丘树宏大型组诗专场朗诵会在广州举行
2025年3月30日下午,“我们都是湾区人”《大湾区放歌》朗诵会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号报告厅盛大开场,丰富多彩的节目唱响大湾区,受到现场观众的热捧。
2019年冬,广东诗人丘树宏创作了大型史诗《粤港澳放歌——献给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第一部大型主题组诗。组诗分序曲、尾声和11节共13首诗歌组成,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九市,每个城市各一首诗,分别体现了各个城市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其中序曲《咸淡水,水咸淡》,形象地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咸淡水地理和咸淡水文化的特质,尾声《我爱大珠江,我爱大港澳》,则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地标,表现了大湾区自古以来的自然渊源和人文姻缘,以及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朗诵会还特别增演了女声小组唱《世界赠予我的》、诗意旗袍《湾升明月》、咸水歌女声独唱、粤语快板《湾区潮涌颂华章》等节目。
在此之前,《粤港澳放歌》的一些章节,曾以朗诵、歌曲的形式在一些活动中演出,受到广泛好评。这一次,是数十位演员以朗诵、演唱、舞蹈、粤语快板等多种形式,整体体现了全部组诗的内容,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诗意盎然的视听盛宴,共同奏响“和而不同”、鲜活快意的湾区之声,形象生动讲好湾区故事,立体矗立起大湾区的艺术形象。
这场演出由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指导,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广东省朗诵协会主办,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的重点项目。
据了解,广东诗人丘树宏以“时代歌者”称誉中国诗坛,2003年,他的诗歌《以生命的名义》由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同名专题艺术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成为抗击非典的经典作品。他首倡的“孙中山文化”概念,写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命题。他最早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价值链的倡议,策划组织“孙中山文化粤港澳行”,与《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作者刘长安合作的《我爱大珠江,我爱粤港澳》,也是第一首大湾区主题歌曲,他还就人文湾区建设撰写了二百多万字的作品,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文化力量。
广东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雷彪,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副主任、副馆长杨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山市政协原主席、《大湾区放歌》组诗作者丘树宏,广东省政协原常委、巡视员,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原参事廖迪娜,广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李国伟,羊城晚报原副社长孙爱群,广东省文联秘书长李志征,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副处长赵桂珍,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江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编剧、广东省朗诵协会艺术顾问舒晨,广东省朗诵协会会长史子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活动部主任陈剑晖,广东省朗诵协会执行会长卢吉雄等嘉宾与二百多名观众共同欣赏了朗诵会。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