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诗社:近五年“生态文明·绿美清远”诗歌创作成果丰硕
广东省清远市地处粤北,是绿色之城,诗歌之城。作为拥有“全国十佳诗社”称号的清远诗社,又是被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突出贡献金奖”的团体。从2020年6月26日换届以来,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让清远诗社的精神家园始终充满活力和希望!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和“绿美清远”的生态诗歌创作方面颇有成果,颇受社会关注。
一、“八个一”: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清远诗社在“八个一”活动中,坚持以诗社繁荣发展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一是每一天优选一首生态绝句在《清远日报》“生态日记”专栏里配图发表。大力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清远生态诗歌文化,使大家都有荣耀感。
从2022年7月1日开始,清远诗社的创作能手根据摄影师当天拍摄清远辖区的优选出来的一幅照片,每天晚上用传统文化竞写“生态题图绝句”,每天晚上由清远诗社社长曾新友优选一首在《清远日报》“生态日记”专栏里用四分之一的版面配图发表。至2025年4月30日,仅仅两年十个月的时间,单独这个专栏就发表1033首生态绝句。
二是“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主题诗歌创作或者多次诗歌接龙活动”。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使大家都有参与感。
三是每一个季度出版一期《清远诗歌》报纸。让社员作品很快见报,马上产生创作成就感。
四是每一年由大陆的出版社出版一部社员诗歌合集或者诗歌评论合集。坚持以编辑出版年度诗歌合集、诗评合集为抓手,繁荣诗歌创作,服务社员成长和发展,让社员有更多的获得感。
由出版社出版了《诗城春色》《诗城飞花》《诗海扬帆——清远生态诗歌选集》《绿美清远 生态诗文精选集》等4部诗歌合集以及《诗海拾珠》诗歌评论集。这些书集被不少大学图书馆、省图书馆等收藏和传阅。
另外,由澳大利亚双语出版社出版的《华语诗坛》,在2020年2021年出版三期清远诗社的专刊。其中两期均分别用格律诗词和现代诗歌书写祖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气。
五是每一年至少举办一次诗歌笔会。坚持以组织“清远北江诗歌笔会”等活动和社团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扩大诗社影响力,让社员有更多自豪感。
2020年以来的五年里,清远诗社已经成功主办了五次“清远北江诗歌笔会”;主办了“清远首届现代诗歌 古典诗词笔会”;承办了“清远第二届现代诗歌 古典诗词笔会暨第二十一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承办了“清远第三届现代诗歌 古典诗词笔会”等。
六是每一年至少选择到清远诗社的六个创作基地当中的地方以及自然风光好的地方进行采风。坚持以适时组织开展重要节庆雅集和采风交流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诗社活力和凝聚力,让社员有更多幸福感。
七是每一年想尽办法推荐一批社员作品往外发表。坚持以向国内外知名报刊推荐社员作品为着力点,促进创作质量新提升,让社员有更多满足感。
八是每一年吸收一批新生力量成为社员。先在清远范围内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育人才,使有创作热情的新社员有一种新的归属感。
2024年下半年就吸收8位20岁至77岁符合条件入社的新社员。另外,值得庆贺的是2024年就有两位社员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21年至2024年还有13位加入中华诗词协会和中国诗歌学会。
二、经常打磨:“六个新突破”带出好效果
清远诗社以结构谋发展,以提升促创作,以活动筑台阶,以成果作支撑。社员们带着创作的欢乐,带着追求的目标,带着文化的品位,带着精神的享受,不断提升自我,再上台阶。清远诗社唱着生活的赞歌,在神圣的诗歌百花园里绽放精致的花朵。
一是人员结构的新突破。首先,老、中、青、少4结合。现在有14岁至94岁的以市区为主的社员280多名。其中,包括从9岁开始加入诗社,9岁就在《诗刊》上发表作品的申雨霏。其次,写作功底呈梯级分布。有市一级、省一级、国家级的会员融合在一起。有刚起步的也有社会影响力大的诗人、评论家等聚集在一起;再次,以诗歌创作为主的文艺多面手结合在一起。
二是创作主题与中心工作切入点的新突破。清远诗社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清远市委、市政府把“绿美广东”“绿美清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的重点,积极组织诗人大力创作“写绿美”“赞绿美”的诗歌,尤其是倡导用传统文化的形式天天竞写诗词,并在2024年6月由大陆正规的阳光出版社出版了《绿美清远 生态诗文精选集》。该书由社长曾新友亲自选用“清远诗人写清远”的1280首绝句和25篇评论清远诗社诗歌的文章。该书出版后,《中国绿色时报》《清远日报》和“学习强国”“文旅中国网”“中诗网头条”等21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三是创作数量的新突破。近年来,清远诗社在各种诗歌创作中,还注重“生态诗歌”的创作并取得了新成果,从市级、省级到国家级发的报刊上发表数千首诗歌。尤其是文学报刊或者开辟专栏或者发表专辑推介清远诗社“清远生态诗歌”。文学报刊和出版界对“清远生态诗歌”进行浓墨重彩的宣传。尤其是《文艺报》《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绿色时报》《羊城晚报》等大篇幅推出了清远诗社的生态诗歌和生态诗评。
四是发表层次的新突破。清远诗社的作品从山城走进了京城,从山门走出了国门。充分展示了清远诗社的创作实力和艺术魅力。“清远诗歌”的全面出击,作品频频见诸于全国各大报刊,其中不乏《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星星》《诗潮》《扬子江》 等纯文学刊物上发表,也有在《人民日报》《文艺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湖南日报》等重要报纸副刊上发表等。
2023年1月15日《羊城晚报》专门发表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评论清远诗社竞写生态绝句的《从田园诗到生态诗》的文章;2023年1月12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发表评论家岛晓霞评论清远诗社诗员诗歌合集《诗海扬帆——清远生态诗歌选集》的文章《山水有精神 人文更灿烂》等。
2023年3月,由澳大利亚双语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华人百字诗选》就选录了清远诗社社员唐德亮、曾新友、卓小畴、邓维善、李代权、林萧、优伦等人的中文与英文诗歌;《世界华文百字诗鉴赏》发表了邹天顺、唐恬等人撰写的诗歌评论。
五是笔会举办的新突破。从小型到大型,从偶然到必然,从起点到亮点。五年以内就成功举办8次被媒体广泛赞扬的诗歌笔会。
六是新诗与格律诗融合的新突破。这几年来,清远诗社依旧传承格律诗与现代诗齐驱并进的做法。诗人们把想做、要做、能做的事情当成义务和责任,用“惟勤惟实蜂酿蜜,任劳任怨燕衔泥”的精神去接地气、通灵气,进家园、建乐园,用传承、融诗情,把格律诗词与现代诗歌相结合,把触角与心灵相结合,把风格与灵魂相结合,不但要出“作品”,而且争取有“精品;不但要“过得去”,而且更力求“过得硬”。使社员的诗歌在《人民日报》《诗刊》《中华辞赋》《文艺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文学》《中华诗词》等颇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上发表。
三、走得下去、豁得出去、迈得上去,获得诸多传播和荣誉
在清远这片热土上,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乡土诗城”“中国宜居城市”“中国生态诗歌之城”等多种名片。如何把诗歌发展的“规划图”落实为“施工图”,再把“施工图”转化为“美景画”呢?生活是创作的动力,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就要求做到讲法与做法保持一致,做到“雷声”与“雨点”形成正比例。清远诗社的做法:一是走得下去(深入基层有行动和有作为),二是豁得出去(有奉献精神、无私的情怀和吃苦的干劲),三是迈得上去(有效果,有高度,有作品上高层次的报刊)。让大家深入实地耳闻目睹去写好和讲好清远绿色、红色、特色、古色的故事,尽量能让读者感受到诗歌里面的生活气息。清远诗社的活动内容和创作成果多次被《文艺报》《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绿色时报》《羊城晚报》《神州乡土诗人》和“学习强国”“中国作家网”“中国新闻网”“文旅中国”等近30家媒体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