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诗词人生座谈会在陕西榆林召开 ‍

2025-04-30 作者:杭中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徐刚在座谈会上致辞:榆林是一座镌刻着历史与诗意的城市。这里既是黄土高原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文化的璀璨明珠。近年来,榆林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涌现出一批扎根人民、讴歌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而胡少杰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为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正风正气正能量,4月25日,“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诗词人生座谈会在陕西省榆林市榆美酒店召开。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常务副会长林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曹辛华,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杭中华,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秘书长杨聪,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公益项目处处长高亮亮,榆林市宣传部部长徐刚,中华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兼残疾人诗词工委副主任刘爱红,中华诗词学会残疾人诗词工委副主任、上海生态科技扬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如海,中华诗词学会残工委顾问赵万新,中华诗词学会办公室财务主任王黎,陕西省诗词学会会长刘炜评,陕西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孟建国、顾问王小凤,浙江省诗词学会会长王骏,陕西省肢残人协会主席王延,以及榆林市社会各界人士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图片

手语同传译诵诗词展示

图片

  林峰主持座谈会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主持座谈会。座谈会开始前,播放了胡少杰生前影像资料,表演了手语同传译诵诗词展示。

图片

徐刚在座谈会上致辞

  徐刚在座谈会上致辞。他说,榆林是一座镌刻着历史与诗意的城市。这里既是黄土高原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文化的璀璨明珠;既有“大漠孤烟直”的壮美,也有“信天游”唱不尽的深情。近年来,榆林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涌现出一批扎根人民、讴歌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而胡少杰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胡少杰是榆阳区的一个优秀青年,他以生命为笔,以苦难为笔,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词作品,如同黄土高原上的一缕春风,唤醒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深化对胡少杰诗歌精神与社会价值的宣传,广泛宣传推介,让胡少杰精神能够感动更多的人。

图片

杨聪在座谈会上致辞

  杨聪在座谈会上致辞。他说,2025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4月16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正式启动,推动文化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的举办,就是认真践行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文件精神,推动榆林市残疾人文化事业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胡少杰是一位用生命书写诗行的诗人,他的诗词不仅饱含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更传递出超越苦难的乐观与力量。从他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厚重、人性的光辉,以及残疾人自强不息、追求梦想的动人篇章。他的作品,是文学与心灵的对话,更是对社会包容与平等的深情呼唤。

图片

周文彰在座谈会上讲话

  周文彰在座谈会上作讲话。他说,我们今天谈论的胡少杰,是一位重度脑瘫病人,同时又是一位诗人。重度脑瘫病人使他的诗变成神奇,诗又使他这位重度脑瘫病人成为不朽。读了少杰的诗,我感到有这么几个很深的印象:一是他的诗就像是诗,就是说很有诗味。二是他的诗都是写作冲动的产物,没有多少像我们这些作者的应酬诗。三是他的诗极具生活性和个性,因为他写的是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所闻所见所为,都是个人生活的反映,真可谓“源于生活”。四是他的诗有“愁”但没有“怨”。五是他的诗不缺豪情壮志。关于心灵、梦想、命运、豪气、志气、自信、责任,都印在他诗词的字里行间。

  周文彰说,座谈少杰的诗词人生,我想尝试概括诗词给少杰人生增添了哪些意义或价值。思考这一问题,对我们将有不少启发。第一,诗词让少杰消除孤愁;第二,诗词让少杰减轻病痛;第三,诗词让少杰体验温暖和爱情;第四,诗词让少杰成为不朽;第五,诗词让少杰实现感恩。

  周文彰说,少杰的诗词人生留给我们很多精神财富,人生境遇有别,但立志、奋斗,要陪伴终身;教育背景不同,但只要热爱、专研、追求,是能够写好诗词的;职业岗位各异,但都应用行动回答好“在世做什么,身后留什么”这个问题。中华诗词界要广泛宣传胡少杰、学习胡少杰,虽做不到人人都“感动社会”,但一定先要“感动自己”,努力做好诗词各项工作,努力创作诗词精品,以更大的决心、更扎实的努力,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贡献诗词界的力量。

图片

钱如海在座谈会上发言

图片

静如在座谈会上发言

图片

姜星雨在座谈会上发言

图片

王小凤在座谈会上发言

图片

赵万新在座谈会上发言

图片

王骏在座谈会上发言

图片

孟建国在座谈会上发言

图片

段云飞在座谈会上发言

图片

杭中华在座谈会上发言

  座谈会上,爱心企业家钱如海作了“以诗为帆,让生命在文化长河中破浪前行”的发言;静如以“若借鲲之翼,逐风当少年”为题,介绍了残疾人诗词工委对仁美诗人胡少杰帮扶完成情况;大学生姜星雨谈了“北京之行--那些照亮生命的温暖援手”的感悟;王小凤以“你是照亮人间的一道光——走近‘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诗词人生有记”谈了感悟;赵万新以“诗魂不灭,生命如歌—记仁美诗人胡少杰”为题谈了感想;王骏以“不负今生的逐梦人——读胡少杰《最向东坡最好春》”谈了体会;孟建国以“诗花孤梦独芳菲”解读了胡少杰的诗词人生;榆林诗词学会会长段云飞作了“大山蕴灵性,诗魂铸人生”的发言;杭中华以“‘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的诗意人生与精神力量”为题,重点解读了胡少杰的砺志人生、诗意人生、逐梦人生、闪光人生。

  4月24日上午,周文彰、杭中华、高亮亮、刘爱红、钱如海、刘炜评、段云飞等一行10人到榆阳区安崖走访胡少杰的家庭,看望慰问胡少杰的爷爷奶奶和爸爸。中华诗词学会专程从北京带去了荣誉证书和慰问品,钱如海送上了5000元慰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