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论坛

民族根源里的风骨,品鉴桑恒昌先生《永世的故乡》

2025-04-16 11:39:51 作者:孙祝田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桑恒昌《永世的故乡》通过独特的意象运用与意境营造,展现出对华夏根源的深切眷恋与对民族精神的崇高礼赞。

永世的故乡
桑恒昌

心跪下,跪
心上的大槐树
每一根枝条
都有泣血的思念
每一条根系
都是灵魂的坚守
终于见到一体一命
母亲般的
洪洞大槐树

躬身施礼
梦中的壶口瀑布
跨过昆仑的壶口瀑布
飞越龙门的壶口瀑布
一壶黄河水就醉了
大海的壶口瀑布
终于见到一骨一魂
父亲般的
壶口瀑布

母性的爱怜
还原诗人的风流倜傥
父辈的吼喊
加固我男儿的脊梁
茫茫华夏有多少
生儿育女的地方
亲情热土
堪称家乡
可知!可知!
只有这
一槐抱天下
华族生命的反应堆
才是我们永远永久
永世的故乡


  评析鉴赏:

  桑恒昌的《永世的故乡》情感深沉炽热,通过独特的意象运用与意境营造,展现出对华夏根源的深切眷恋与对民族精神的崇高礼赞。

  诗中“心跪下,跪/心上的大槐树”,一个“跪”字,将内心的虔诚与敬畏展现得淋漓尽致,传神至极。“大槐树”作为核心意象,是华族生命根源的象征。“每一根枝条/都有泣血的思念”,把无形的思念具象化为泣血的状态,“泣血”一词的独特运用,强化了思念的深沉与痛苦,令人动容。“每一条根系/都是灵魂的坚守”,根系象征着灵魂坚守的依托,这种意象的表达独特而深刻,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对故乡根源执着坚守的精神力量。诗人见到“母亲般的/洪洞大槐树”,赋予大槐树母性的温柔与慈爱,营造出温暖、包容的意境,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对故乡母亲般的眷恋。

  “梦中的壶口瀑布”这一意象的出现,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跨过昆仑的壶口瀑布/飞越龙门的壶口瀑布”,“跨过”“飞越”两个动词,赋予壶口瀑布豪迈的气势,仿佛能看到其奔腾向前、无所阻挡的磅礴力量。“一壶黄河水就醉了/大海的壶口瀑布”,“醉”字用得极为精妙,将壶口瀑布的雄浑壮美,让大海都为之沉醉,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浪漫与豪情。把壶口瀑布比作“父亲般的”,与之前的大槐树形成对比,一个是母性的爱怜,一个是父辈的吼喊,壶口瀑布象征着父亲般的坚毅、刚强,加固着“我男儿的脊梁”,让人体会到民族精神中不屈的力量。

  诗的最后“一槐抱天下/华族生命的反应堆”,将大槐树升华到承载整个华族生命的高度,“抱”字形象地展现出大槐树的包容与担当,“反应堆”这一独特的比喻,突出其作为华族生命根源,蕴含着无尽的能量,是民族繁衍、精神传承的核心。在这广阔的意境中,诗人强调只有这“永世的故乡”,才是华族心灵的最终归宿,展现出诗歌的深厚风骨,既有对民族根源的深沉追溯,又有对民族精神传承的坚定信念,情感真挚而浓烈,引发读者对故乡、对民族根源的深刻思考与强烈共鸣。